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与债务融资成本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2.1 研究思路第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5-16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6页
    2.1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相关文献回顾第18-20页
        2.1.1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文献回顾第18页
        2.1.2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文献回顾第18-19页
        2.1.3 内部控制对资本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第19页
        2.1.4 内部控制对审计定价影响的文献回顾第19-20页
    2.2 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回顾第20-22页
        2.2.1 公司特征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第20页
        2.2.2 公司治理机制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第20-21页
        2.2.3 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第21页
        2.2.4 宏观因素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文献回顾第21-22页
    2.3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相关文献回顾第22-23页
        2.3.1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献回顾第22页
        2.3.2 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文献回顾第22-23页
        2.3.3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治理作用差异文献回顾第23页
    2.4 文献述评第23-26页
3 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基本理论第26-36页
    3.1 内部控制质量的概念第26-27页
        3.1.1 内部控制质量的内涵第26页
        3.1.2 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指标第26-27页
    3.2 债务融资成本的概念第27-28页
        3.2.1 债务融资成本的定义第27-28页
        3.2.2 债务融资成本的衡量指标第28页
    3.3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第28-30页
        3.3.1 机构投资者的定义第28页
        3.3.2 机构投资者的分类第28-30页
    3.4 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第30-32页
        3.4.1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路径第30-31页
        3.4.2 机构投资者影响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的路径第31-32页
    3.5 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理论基础第32-36页
        3.5.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2-33页
        3.5.2 委托代理理论第33-34页
        3.5.3 成本效益理论第34页
        3.5.4 信号传递理论第34-36页
4 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36-40页
    4.1 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6-37页
    4.2 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间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7-40页
5 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的实证检验第40-54页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0页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第40-44页
        5.2.1 研究模型第40-41页
        5.2.2 变量定义第41-44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44-54页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5-47页
        5.3.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5.3.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第48-50页
        5.3.4 稳健性分析第50-54页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4-58页
    6.1 研究结论第54-55页
    6.2 政策建议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双案例研究:企业家精神驱动
下一篇:环境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