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快速收敛全频带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算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第11-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时间交织ADC基本理论第16-30页
    2.1 时间交织ADC系统简介第16-17页
    2.2 时间交织ADC误差分析第17-25页
        2.2.1 失调失配第18-21页
        2.2.2 增益失配第21-23页
        2.2.3 采样时间失配第23-25页
    2.3 时间交织ADC的仿真建模第25-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采样时间失配校正方法研究第30-47页
    3.1 误差检测算法研究第30-41页
        3.1.1 基于参考信号的采样时间失配估计第30-32页
        3.1.2 基于特定输入信号的采样时间失配估计第32-34页
        3.1.3 基于符号均等的采样时间失配判定第34-37页
        3.1.4 基于通道间数据差值的采样时间失配判定第37-40页
        3.1.5 算法的分析与对比第40-41页
    3.2 误差校正算法研究第41-46页
        3.2.1 基于导数的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第42-43页
        3.2.2 基于数字延时链的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第43-44页
        3.2.3 基于反馈延时链的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第44-45页
        3.2.4 算法的分析与对比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方向判定和二分查找的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算法设计第47-56页
    4.1 全频带采样时间失配校正方向判定第47-50页
        4.1.1 传统算法的局限性第47-48页
        4.1.2 基于方向判定的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第48-50页
    4.2 基于二分查找的采样时间失配校正第50-52页
        4.2.1 传统算法的局限性第50-51页
        4.2.2 采样时间失配快速收敛算法第51-52页
    4.3 校正算法工作流程设计第52-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数字校正电路设计及算法验证第56-69页
    5.1 数字校正电路架构设计第56-57页
    5.2 核心单元模块设计第57-63页
        5.2.1 数据接收第57页
        5.2.2 数据输出第57-58页
        5.2.3 失配校正第58-60页
        5.2.4 SPI控制器第60-62页
        5.2.5 时钟与复位第62-63页
    5.3 算法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第63-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工作总结第69-70页
    6.2 对未来的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可靠反熔丝PROM的设计及器件辐照性能研究
下一篇:表面电磁缺陷结构的电磁散射与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