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颜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多功能铝粉颜料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1.1 铝粉简介第13-15页
        1.1.1 水性铝粉颜料第13-14页
        1.1.2 彩色铝粉颜料第14页
        1.1.3 红外-可见隐身颜料第14-15页
    1.2 Fe_2O_3包覆水性铝粉颜料的现状第15-16页
    1.3 SnO_2包覆铝粉颜料的现状第16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6-18页
第2章 氧化铁包覆铝粉颜料的制备与表征第18-28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实验部分第18-21页
        2.2.1 主要原料第18-19页
        2.2.2 Al@Fe_2O_3的制备第19页
        2.2.3 光学显微镜分析(OM)第19页
        2.2.4 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19-20页
        2.2.5 Al@Fe_2O_3的耐腐蚀性测试第20页
        2.2.6 Al@Fe_2O_3的色相分析第20-2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1-27页
        2.3.1 铁源对Al@Fe_2O_3包覆层物相的影响第21-23页
        2.3.2 pH对Al@Fe_2O_3包覆效果的影响第23-24页
        2.3.3 n(Fe~(2+)):n(Fe~(3+))对Al@Fe_2O_3包覆效果的影响第24页
        2.3.4 Al@Fe_2O_3的耐腐蚀性第24-25页
        2.3.5 Al@Fe_2O_3的色相第25-26页
        2.3.6 包覆机理第26-27页
    2.4 结论第27-28页
第3章 二氧化锡包覆铝粉颜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8-47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3.2.1 主要原料第28-29页
        3.2.2 Al@SnO_2的制备第29-30页
        3.2.3 Al(OH)_3@SnO_2和Sn(OH)_2@SnO_2的制备第30页
        3.2.4 水性铝粉颜料的性能表征第30页
        3.2.5 Al@SnO_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第30-31页
        3.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1页
        3.2.7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及光致发光光谱(PL)测试第31页
        3.2.8 交流阻抗测试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6页
        3.3.1 M_(SnO_2)/S_(Al)对Al@SnO_2包覆效果的影响第31-34页
        3.3.2 pH对Al@SnO_2包覆效果的影响第34页
        3.3.3 Al@SnO_2的耐腐蚀性第34-35页
        3.3.4 介质pH对Al@SnO_2物相的影响第35-36页
        3.3.5 Al@SnO_2的光催化活性第36-38页
        3.3.6 Al(OH)_3@SnO_2和Sn(OH)_2@Sn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第38-42页
        3.3.7 锚固和光催化机理第42-43页
        3.3.8 Al@SnO_2的色相第43-46页
    3.4 结论第46-47页
第4章 玻璃粉负载二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第47-56页
    4.1 前言第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4.2.1 主要原料第47-48页
        4.2.2 GP@SnO_2的制备第48-49页
        4.2.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9页
        4.2.4 GP@SnO_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第49页
        4.2.5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及光致发光光谱(PL)测试第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4.3.1 m(SnO_2):m(GP)的选择第49-50页
        4.3.2 n[Al(OH)_3]/n(SnCl_4)对GP@Sn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4.3.3 n[Al(OH)_3]/n(SnCl_4)对GP@SnO_2光学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4.3.4 pH对GP@Sn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2-53页
        4.3.5 pH对GP@SnO_2光学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4.3.6 负载及光催化机理第54-55页
    4.4 结论第55-5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产生菌174625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下一篇:辽河稠油热解过程及产物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