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特高压电网规划环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特高压电网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 我国特高压电网规划的现状 | 第17-19页 |
2.3 特高压电网规划的特点 | 第19页 |
2.3.1 特点 | 第19页 |
2.3.2 环保问题 | 第19页 |
2.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19-21页 |
2.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第19-20页 |
2.4.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 第20页 |
2.4.3 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 第20-21页 |
2.5 环境风险防范研究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特高压电网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 | 第22-28页 |
3.1 特高压电网工程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3.2 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的识别方法和过程 | 第23-26页 |
3.2.1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 第24页 |
3.2.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识别 | 第24-25页 |
3.2.3 自然环境影响识别 | 第25-26页 |
3.3 确定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 | 第28-45页 |
4.1 构建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29-30页 |
4.1.1 某特高压交流输电项目规划简介 | 第29页 |
4.1.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第29-30页 |
4.2 建立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6页 |
4.2.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层次 | 第30-31页 |
4.2.2 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 | 第31-32页 |
4.2.3 自然环境质量 | 第32-33页 |
4.2.4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33页 |
4.2.5 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33-36页 |
4.3 基于PSR模型的特高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36-44页 |
4.3.1 同指标层次上权重分析 | 第37-41页 |
4.3.2 不同层次下指标的聚合分析 | 第41-43页 |
4.3.3 评价结论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特高压电网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第45-49页 |
5.1 特高压电网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原则 | 第45页 |
5.2 特高压电网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主要内容 | 第45-47页 |
5.2.1 特高压电网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 | 第45-46页 |
5.2.2 特高压电网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 第46-47页 |
5.3 特高压电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建议 | 第47-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