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矿山地压活动与微震时空演化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岩爆发生机理的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岩爆研究国内外进展状况 | 第17-18页 |
·岩石声发射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微震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岩石声发射定位算法研究及其试验验证 | 第25-47页 |
·声发射定位算法归纳 | 第26-36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27-28页 |
·联合反演法 | 第28-30页 |
·慢度离差法 | 第30-31页 |
·相对定位法 | 第31-33页 |
·单纯形定位算法 | 第33-34页 |
·Geiger定位算法 | 第34-36页 |
·本文采用的定位算法 | 第36-42页 |
·AE信号的到时提取 | 第36-38页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声发射源组合定位算法 | 第38页 |
·定位结果的误差分析 | 第38-39页 |
·模拟声发射源定位验证 | 第39-42页 |
·定位算法的试验验证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岩石微裂纹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 第47-77页 |
·声发射信号的产生 | 第48-49页 |
·岩样制备及实验过程 | 第49-52页 |
·试验设备 | 第49-51页 |
·试样制备及试验过程 | 第51-52页 |
·声发射定位结果 | 第52-53页 |
·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分形及b值特征 | 第53-58页 |
·分形特征 | 第53-55页 |
·b值变化特征 | 第55-57页 |
·声发射b值与分形维值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岩石破裂过程中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特征 | 第58-69页 |
·单键群算法及空间相关长度 | 第58-61页 |
·声发射事件分色研究 | 第61-63页 |
·岩石破裂过程中应力场的长程相关性 | 第63-67页 |
·单键群构架的分形特征 | 第67-69页 |
·岩石破坏中的逾渗理论 | 第69-73页 |
·基于声发射定位的逾渗理论 | 第70页 |
·岩石破坏过程中的逾渗特征 | 第70-73页 |
·声发射震源机制研究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红透山铜矿地压显现特征及岩爆倾向性研究 | 第77-101页 |
·红透山铜矿地压活动显现历史概况 | 第78-81页 |
·红透山铜矿岩爆发生规律及特征认识 | 第81-84页 |
·矿区地质特征与岩爆发生的相关性 | 第81页 |
·岩爆类型的多样性 | 第81-83页 |
·岩爆类型的深度分界性特征 | 第83页 |
·岩爆频发重要影响因素 | 第83-84页 |
·岩爆显现的周期性特征 | 第84页 |
·红透山原岩应力场 | 第84-87页 |
·矿区构造应力场形成地质背景 | 第84-85页 |
·矿区原岩应力场实测结果 | 第85-87页 |
·基于Kaiser效应原岩应力测试 | 第87-92页 |
·岩样制备 | 第87-88页 |
·实验过程 | 第88-89页 |
·Kaiser效应点的确定 | 第8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9-92页 |
·岩爆倾向性判据 | 第92-96页 |
·红透山铜矿岩爆倾向性分析 | 第96-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红透山铜矿深部地压监测系统的建立 | 第101-116页 |
·微震监测系统 | 第101-106页 |
·硬件系统 | 第102-104页 |
·软件系统 | 第104-106页 |
·红透山铜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 | 第106-111页 |
·传感器的布置方式 | 第108-109页 |
·传感器的安装过程 | 第109-110页 |
·构建深井矿山微震监测系统 | 第110-111页 |
·重点采场地压监测系统的建立 | 第111-115页 |
·27采开采现状 | 第111-112页 |
·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112-113页 |
·设备安装及调试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微震数据分析及其活动性研究 | 第116-132页 |
·微震信号的波形分析及识别 | 第116-119页 |
·基于波形判断 | 第116-118页 |
·基于频谱判断 | 第118-119页 |
·微震定位精度检测及波速校正 | 第119-121页 |
·P波和S波到时拾取 | 第119-120页 |
·定位精度检测 | 第120-121页 |
·微震活动性与矿山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 | 第121-123页 |
·微震活动性的定量统计学基础 | 第123-125页 |
·微震时空分布特征 | 第125-131页 |
·微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 第125-128页 |
·累积视体积和能量指数变化规律 | 第128-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七章 采场开挖扰动围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 第132-152页 |
·27采场矿体开挖过程 | 第132-133页 |
·采场开挖扰动声发射活动规律 | 第133-141页 |
·声发射采集参数设置 | 第133-134页 |
·波速测定 | 第134-137页 |
·声发射活动性与开挖扰动的关系 | 第137-141页 |
·采场开挖扰动微震活动性 | 第141-149页 |
·采场开挖前后微震活动规律 | 第141-143页 |
·累积视体积和能量指数变化规律 | 第143-144页 |
·空间相关长度变化规律 | 第144-145页 |
·分形特征 | 第145-147页 |
·b值特征 | 第147-148页 |
·开挖扰动围岩应力变形演化规律 | 第148-149页 |
·关于声发射和微震监测技术的讨论 | 第149-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52-154页 |
·结论 | 第152-153页 |
·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4页 |
致谢 | 第164-166页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 第166-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