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动机及背景 | 第8-11页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 第14-24页 |
2.1 建筑节能界定 | 第14-15页 |
2.2 建筑节能设计释义 | 第15-22页 |
2.2.1 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 第15-16页 |
2.2.2 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 | 第16-20页 |
2.2.3 建筑节能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2.3 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 | 第22-23页 |
2.4 结论 | 第23-24页 |
3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 第24-50页 |
3.1 机场建设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3.1.1 机场内容 | 第24页 |
3.1.2 国内机场的权属和建设资金情况 | 第24-25页 |
3.1.3 机场规划与航站楼关系 | 第25-27页 |
3.2 航站楼的建筑特征解析 | 第27-41页 |
3.2.1 航站楼的功能与流程 | 第27-34页 |
3.2.2 空间设计 | 第34-37页 |
3.2.3 航站楼特色元素分析 | 第37-41页 |
3.3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及阶段划分 | 第41-49页 |
3.3.1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 第41-42页 |
3.3.2 被动式节能航站楼 | 第42-45页 |
3.3.2.1 建筑与当地气候的结合 | 第42页 |
3.3.2.2 建筑遮阳系统 | 第42-44页 |
3.3.2.3 自然采光 | 第44-45页 |
3.3.2.4 自然通风 | 第45页 |
3.3.3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阶段及方法 | 第45-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4 航站楼节能设计实践 | 第50-98页 |
4.1 国内外航站楼 | 第50-53页 |
4.1.1 国外机场 | 第50-51页 |
4.1.2 国内机场 | 第51-53页 |
4.2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实践 | 第53-97页 |
4.2.1 项目情况 | 第53-62页 |
4.2.2 构型设计 | 第62页 |
4.2.3 功能布局 | 第62页 |
4.2.4 建筑形式 | 第62-63页 |
4.2.5 航站楼地域性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 | 第63-71页 |
4.2.6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 | 第71-83页 |
4.2.7 对设备安装专业节能设计的总体设想和统一、协调 | 第83-88页 |
4.2.8 各专业节能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的融合 | 第88-90页 |
4.2.9 节能材料和技术运用 | 第90-94页 |
4.2.10 与运行实用的结合 | 第94-95页 |
4.2.11 使用后评价 | 第95-97页 |
4.3 小结 | 第97-98页 |
5 航站楼节能设计研究总结 | 第98-102页 |
5.1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 第98页 |
5.2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经验总结 | 第98-100页 |
5.3 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今后发展趋势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图录 | 第108-11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