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论文

交通承载力约束下建成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研究--以宝鸡市上马营片区控规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缘起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缘起第13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基本概念界定第14-18页
        1.3.1 城市建成区的概念及特征第14-15页
        1.3.2 控规与控规“全覆盖”第15-16页
        1.3.3 土地使用强度第16-17页
        1.3.4 城市交通承载力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2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动态及基础理论第22-36页
    2.1 相关研究动态第22-29页
        2.1.1 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研究第22-25页
        2.1.2 我国控规阶段交通承载力与土地使用强度关系研究第25-26页
        2.1.3 案例借鉴第26-28页
        2.1.4 综合评述第28-29页
    2.2 建成区规划基础理研究第29-30页
        2.2.1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第29页
        2.2.2 城市经济学理论第29-30页
        2.2.3 城市空间设计理论第30页
    2.3 控规“全覆盖”分层体系研究第30-31页
        2.3.1“总量约束、分层控制、分区平衡”的全覆盖控规编制体系第30-31页
        2.3.2 因区施控,根据分区特征确定控制要素第31页
    2.4 控规土地使用强度确定方法研究第31-33页
        2.4.1 控规土地使用强度确定方法剖析第31-33页
        2.4.2 评述第33页
    2.5 建成区控规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实践研究第33-34页
        2.5.1 南宁市旧城改造控规项目第33页
        2.5.2 岳阳市旧城控规第33-34页
        2.5.3 深圳市华强北地区城市更新第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建成区控规中交通承载力约束下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体系构建第36-54页
    3.1 建成区控规中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体系构建第36-43页
        3.1.1 在建成区控规中引入交通承载力评价的可行性研究第36-37页
        3.1.2 建成区控规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一致性分析第37-42页
        3.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42-43页
    3.2 各层次研究对象、范围及内容第43-45页
        3.2.1 片区层次第43-44页
        3.2.2 单元层次第44页
        3.2.3 地块层次第44-45页
    3.3 建成区交通供需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45-48页
        3.3.1 建成区控规中交通与土地的供需关系研究第46-47页
        3.3.2 供需双方影响因素选取第47-48页
    3.4 协调优化机制第48-51页
        3.4.1 协调优化的条件第48-49页
        3.4.2 横向平衡协调第49-50页
        3.4.3 纵向传递反馈第50-51页
    3.5 各层次工作流程第51-52页
        3.5.1 片区层次第51页
        3.5.2 单元层次第51-52页
        3.5.3 地块层次第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建成区控规中交通承载力约束下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内容与方法第54-66页
    4.1 模型选择第54-56页
        4.1.1 现有模型综述第54-55页
        4.1.2 模型构建思路第55-56页
    4.2 模型建立第56-63页
        4.2.1 交通需求模型第56-61页
        4.2.2 交通供给模型第61-63页
        4.2.3 供给匹配度模型第63页
    4.3 各层次对模型的运用第63-65页
        4.3.1 片区层次第63页
        4.3.2 单元层次第63-64页
        4.3.3 地块层次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在宝鸡市上马营片区控规全覆盖中的应用实践第66-88页
    5.1 现状分析第66-78页
        5.1.1 宝鸡市概况第66页
        5.1.2 上马营片区概况第66-67页
        5.1.3 上马营片区现状用地分析第67-69页
        5.1.4 上马营道路网现状分析第69-78页
    5.2 片区层次第78-79页
    5.3 单元层次第79-82页
    5.4 地块层次第82-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8页
结论第88-90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88-89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89页
    论文不足与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岭南地区复合型文化建筑休闲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甘肃岷县马场村公共空间演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