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全程设计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全程设计的案例选择及研究内容——以清澜半岛公共活动中心为例 | 第9-11页 |
1.2.1 案例选择 | 第10页 |
1.2.2 案例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全程设计的意义、跟进方法及工作安排——以清澜半岛公共活动中心为例 | 第11-15页 |
1.3.1 全程设计的意义 | 第11-13页 |
1.3.2 全程设计的跟进方法 | 第13-14页 |
1.3.3 全程设计的工作安排 | 第14-15页 |
1.4 全程设计的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全程设计各个阶段的范围及重点——以清澜半岛公共活动中心为例 | 第17-72页 |
2.1 全程设计的前期分析 | 第17-26页 |
2.1.1 地理条件 | 第17-18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8页 |
2.1.3 文化条件 | 第18-19页 |
2.1.4 建筑形式 | 第19-20页 |
2.1.5 素材调研 | 第20-25页 |
2.1.6 小结 | 第25-26页 |
2.2 全程设计的概念产生 | 第26-30页 |
2.2.1 基地解析 | 第26-28页 |
2.2.2 空间布局形态设定 | 第28页 |
2.2.3 建筑形态设定 | 第28-29页 |
2.2.4 小结 | 第29-30页 |
2.3 全程设计的方案生成 | 第30-43页 |
2.3.1 公共活动中心总平面分析 | 第30-32页 |
2.3.2 公共活动中心平面分析 | 第32-33页 |
2.3.3 公共活动中心立、剖面分析 | 第33-35页 |
2.3.4 公共活动中心内空间营造 | 第35-38页 |
2.3.5 公共活动中心外空间营造 | 第38-40页 |
2.3.6 公共活动中心结构及细部设计 | 第40-42页 |
2.3.7 小结 | 第42-43页 |
2.4 全程设计的细节研究及深化 | 第43-63页 |
2.4.1 意向材料选择 | 第43-52页 |
2.4.2 构造细节研究及图纸深化 | 第52-63页 |
2.4.3 小结 | 第63页 |
2.5 全程设计的现场服务及问题解决 | 第63-69页 |
2.5.1 场地处理 | 第63-64页 |
2.5.2 现场服务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64-69页 |
2.6 全程设计的竣工反馈 | 第69-72页 |
2.6.1 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 | 第69-71页 |
2.6.2 社会效益反馈 | 第71-72页 |
3.全程设计跟进的反思与总结——以清澜半岛公共活动中心为例 | 第72-79页 |
3.1 不足及反思 | 第72-74页 |
3.1.1 图纸审查问题 | 第72-73页 |
3.1.2 设计把控问题 | 第73页 |
3.1.3 后期管控问题 | 第73-74页 |
3.2 设计过程总结 | 第74-75页 |
3.3 设计理念总结 | 第75-79页 |
3.3.1 对建筑设计的认识 | 第75页 |
3.3.2 对环境的认识 | 第75-76页 |
3.3.3 对材料的认识 | 第76-78页 |
3.3.4 对技术的认识 | 第78-79页 |
4.结语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页 |
图表目录 | 第81-85页 |
附录 1 | 第85-91页 |
附录 2 | 第91-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