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有机农业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有机农业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有机农业概念 | 第16页 |
2.1.2 有机食品概念 | 第16-17页 |
2.1.3 相关概念辨识 | 第17-18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2.2.1 系统评价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有机农业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有机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21-28页 |
3.1 国外有机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经验 | 第21-25页 |
3.1.1 美国经验 | 第21-22页 |
3.1.2 德国经验 | 第22-24页 |
3.1.3 日本经验 | 第24-25页 |
3.2 国内有机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经验 | 第25-27页 |
3.2.1 江苏省经验 | 第25-26页 |
3.2.2 山东省经验 | 第26-27页 |
3.3 启示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4.1 有机农业生产现状 | 第28-30页 |
4.2 有机食品市场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4.3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 第31-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 第33-47页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0页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及方法 | 第34-37页 |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各指标含义 | 第37-40页 |
5.2 综合评价过程及方法 | 第40-44页 |
5.2.1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处理 | 第40-41页 |
5.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43页 |
5.2.3 评价分值计算 | 第43-44页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5.3.1 评价结果 | 第44页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制约因素诊断分析 | 第47-54页 |
6.1 制约因素诊断方法 | 第47页 |
6.2 制约因素诊断 | 第47-49页 |
6.2.1 指标制约度计算 | 第47-48页 |
6.2.2 主要制约因素诊断 | 第48页 |
6.2.3 分类效益制约因素诊断 | 第48-49页 |
6.3 制约因素分析 | 第49-5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7 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54-62页 |
7.1 针对政府的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7.1.1 树立有机农业综合效益协调增长的理念 | 第54-55页 |
7.1.2 健全有机农业管理体系 | 第55页 |
7.1.3 建立完善统一的法规条例及认证标准 | 第55-56页 |
7.1.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56-57页 |
7.1.5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57-58页 |
7.1.6 强化科技支撑 | 第58页 |
7.2 针对有机农业企业及农户的对策建议 | 第58-60页 |
7.2.1 针对有机农业企业的对策建议 | 第58-60页 |
7.2.2 针对有机农户的对策建议 | 第60页 |
7.3 针对社会公众的对策建议 | 第60-61页 |
7.3.1 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宣传有机农业 | 第60页 |
7.3.2 专业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有机农业研究 | 第60-61页 |
7.3.3 消费者增加有机食品消费 | 第61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