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导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关于老年人群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社区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3 关于智慧医疗技术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4 关于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5 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21页 |
2.2 信息技术采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信息技术采纳理论发展 | 第21-22页 |
2.2.2 研究模型因子定义 | 第22-24页 |
3 社区老年人智慧健康服务模型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4-32页 |
3.1 理论研究模型 | 第2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3.2.1 技术接受模型的因子 | 第24-25页 |
3.2.2 感知成本 | 第25页 |
3.2.3 安全性 | 第25页 |
3.3 问卷设计及对象选择 | 第25-27页 |
3.3.1 问卷设计 | 第25-26页 |
3.3.2 对象选择 | 第26-27页 |
3.4 变量描述性的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5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8页 |
3.5.1 信度分析 | 第28页 |
3.5.2 效度分析 | 第28页 |
3.6 使用智慧健康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3.7 讨论 | 第30-32页 |
4 基于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社区老年人智慧健康服务模型构建 | 第32-38页 |
4.1 智慧健康服务采纳的目标框架 | 第32-33页 |
4.1.1 系统有用性 | 第32页 |
4.1.2 系统易用性 | 第32-33页 |
4.1.3 系统安全性 | 第33页 |
4.1.4 系统经济性 | 第33页 |
4.2 智慧健康服务采纳的目标实现 | 第33-35页 |
4.2.1 服务运行模式 | 第33-34页 |
4.2.2 服务内容 | 第34-35页 |
4.2.3 智能终端 | 第35页 |
4.3 智慧健康服务系统组成结构 | 第35-38页 |
4.3.1 智慧医院系统 | 第35-36页 |
4.3.2 区域卫生系统 | 第36页 |
4.3.3 家庭健康系统 | 第36-3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3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2 建议 | 第39-42页 |
5.2.1 加快政府体制改革 | 第39-40页 |
5.2.2 加快建立智慧健康服务机制 | 第40-41页 |
5.2.3 深化智能化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5.3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智慧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