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技术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建筑工程中加固改造技术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技术现状 | 第8-10页 |
1.3 大跨度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大跨度结构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加固改造技术原则 | 第15-25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5-19页 |
2.1.1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第15-17页 |
2.1.2 现有框架梁柱的配筋与构造 | 第17-18页 |
2.1.3 框架节点核心区 | 第18页 |
2.1.4 剪力墙区域墙板的配筋与构造 | 第18页 |
2.1.5 既有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2.1.6 轻质填充墙 | 第18-19页 |
2.1.7 结构地基基础分析结果 | 第19页 |
2.2 结构的现状监测及其结论 | 第19-24页 |
2.3 改造加固的技术原则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结构的整体分析 | 第25-39页 |
3.1 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3.1.1 结构下部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3.1.2 结构上部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3.1.3 模型的转化和合并 | 第26-27页 |
3.2 结构计算分析软件的选用 | 第27-28页 |
3.3 模型的整体分析依据及计算基本条件 | 第28-29页 |
3.3.1 结构整体分析所依据的规范 | 第28页 |
3.3.2 设计基本条件 | 第28-29页 |
3.4 结构的整体分析 | 第29-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 | 第39-44页 |
4.1 新旧混凝土连接问题提出 | 第39页 |
4.2 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受力特点分析 | 第39-40页 |
4.3 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机理 | 第40-41页 |
4.4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方法 | 第41页 |
4.5 新增屋盖支承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加固设计 | 第44-62页 |
5.1 结构加固设计所依据的规范 | 第44页 |
5.2 结构加固常用方法简介 | 第44-50页 |
5.2.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第44-46页 |
5.2.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 第46-47页 |
5.2.3 外粘型钢加固法 | 第47-48页 |
5.2.4 植筋加固法 | 第48-49页 |
5.2.5 混凝土表面涂层和防腐蚀面料 | 第49页 |
5.2.6 钢筋阻锈 | 第49页 |
5.2.7 修补裂缝 | 第49-50页 |
5.3 结构的承载力加固 | 第50-54页 |
5.3.1 结构的承载力现状 | 第50页 |
5.3.2 结构的承载力加固 | 第50-54页 |
5.4 结构的耐久性加固 | 第54-61页 |
5.4.1 结构耐久性现状 | 第54-59页 |
5.4.2 对裂缝的处理 | 第59页 |
5.4.3 钢筋锈蚀的处理 | 第59-60页 |
5.4.4 对其他的耐久性问题的处理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