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受灾群体生理心理需求的地震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9-11页
    1.3 课题来源第11-12页
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设施发展现状第12-22页
    2.1 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设施发展现状第12-18页
        2.1.1 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相关标准之规定第12-15页
        2.1.2 我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发展现状第15-18页
    2.2 日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设施发展现状第18-21页
        2.2.1 日本地震应急避难对策体制建设现状第18-19页
        2.2.2 日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发展现状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震后受灾群体生理心理需求分析第22-30页
    3.1 震后受灾群体生理及物质需求分析第22-26页
        3.1.1 受灾群体基本生理需求分析第22-23页
        3.1.2 震后受灾群体基本生理需求强度分析第23-24页
        3.1.3 信息媒介物品需求分析第24页
        3.1.4 互救工具等特殊需求分析第24-25页
        3.1.5 震后受灾群体基本生理需求模型第25-26页
    3.2 震后受灾群体心理需求分析第26-27页
        3.2.1 震后受灾群体心理需求的普遍性第26页
        3.2.2 震后受灾群体避难行为心理特征分析第26-27页
    3.3 震后受灾群体不同时间段内需求分析第27-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 基于受灾群体生理心理需求应急避难设施配置第30-38页
    4.1 地震应急避难设施配置第30-34页
        4.1.1 受灾群体基本需求与避难设施功能映射第30-31页
        4.1.2 功能需求与应急避难设施映射第31-32页
        4.1.3 地震应急避难设施配置数量模型第32-33页
        4.1.4 地震应急避难所避难设施配置第33-34页
    4.2 对 GB 21734-2008 的补充性修订建议第34-38页
5 基于受灾群体生理心理需求的应急避难设施设计实践第38-52页
    5.1 情感化设计理念的引入第38-41页
    5.2 地震应急避难设施设计原则第41-42页
    5.3 地震应急避难设施设计要素第42-43页
    5.4 设计实例——应急厕所设计方案生成第43-50页
        5.4.1 应急厕所外观设计第45-46页
        5.4.2 应急厕所支撑框架设计第46-48页
        5.4.3 应急厕所内部坑体结构设计第48页
        5.4.4 应急厕所内简易淋浴装置设计第48-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图录第58-60页
表录第60-62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附录 1《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修订稿)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震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研究
下一篇:钢框架内填高延性纤维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