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榆林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内外关于用地布局研究综述第15-17页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7-18页
     ·相关概念第17页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7-18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模型选择第20-34页
   ·理论基础第20-24页
     ·区位理论第20-21页
     ·城乡统筹理论第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4页
     ·系统理论第24页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第24-29页
     ·定性预测法第24-25页
     ·定量预测法第25-29页
   ·城乡建设用地分解方法第29-34页
     ·分解思路与方法第30页
     ·分解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0-33页
     ·标准化处理第33页
     ·各县(区)分解权重的确定第33-34页
第三章 榆林市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分析第34-47页
   ·榆林市概况第34-36页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34-35页
     ·自然条件第35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35-36页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分析第36-43页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第36-38页
     ·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第38-39页
     ·驱动力分析第39-43页
   ·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第43-47页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同步扩张第43页
     ·城镇发展滞后,城镇用地增长率低于城镇人口增长率第43-44页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点规模、比重大第44-45页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低第45-47页
第四章 榆林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第47-64页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第47-57页
     ·规划目标年榆林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47页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第47-57页
   ·城乡建设用地分解第57-61页
     ·城乡建设用地分解的原则第57页
     ·城乡建设用地分解指标的选择第57页
     ·城乡建设用地分解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7-58页
     ·各分解指标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58-60页
     ·各县(区)2010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分解结果第60-61页
   ·优化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第61-64页
第五章 榆林市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第64-77页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总体思路第64-65页
   ·城镇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第65-70页
     ·城镇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第65-66页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第66-67页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第67-68页
     ·市域城镇职能第68-70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第70-73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原则第71-72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思路第72-73页
   ·工矿用地布局优化第73-77页
     ·工矿用地布局现状及规划第73-75页
     ·工矿用地布局优化思路第75-77页
第六章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政策措施第77-83页
   ·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城乡建设用地效率第77-78页
     ·严格各项用地标准第77页
     ·加强规划引导控制,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77页
     ·立足内涵挖潜,严格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第77-78页
     ·深化土地用途管制,正确引导城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78页
   ·引导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第78-80页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第78-79页
     ·科学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第79页
     ·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合理建设城镇第79页
     ·加强政府引导,明确城市空间拓展方向第79-80页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措施第80-83页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第80-81页
     ·科学合理编制挂钩专项规划第81页
     ·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第81页
     ·建立"挂钩政策"实施监控体系第81-82页
     ·明确土地权属调整及收益分配关系第82-83页
结论及展望第83-85页
 结论第83-84页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建设征地中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制衡研究
下一篇:汉中市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