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2.1 水利风景区概念及相关概念 | 第9页 |
1.2.2 地域文化 | 第9-10页 |
1.2.3 其他相关概念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2 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及其理论 | 第14-18页 |
2.1 水利风景区概念及分类 | 第14页 |
2.2 水利风景区的功能 | 第14-16页 |
2.2.1 生态功能 | 第15页 |
2.2.2 景观功能 | 第15页 |
2.2.3 旅游与科教功能 | 第15-16页 |
2.2.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第16页 |
2.3 风景区资源分类 | 第16-18页 |
3 水利风景区与地域文化 | 第18-34页 |
3.1 水利风景区的特性 | 第18-24页 |
3.1.1 各异的景区类别,大量的人文资源 | 第18-22页 |
3.1.2 文化层次丰厚,人文景观独特 | 第22-23页 |
3.1.3 自然生态修复,科学效果理想 | 第23-24页 |
3.2 地域文化 | 第24-26页 |
3.2.1 地域文化构成要素 | 第24页 |
3.2.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第24-26页 |
3.3 地域文化与水利风景区的关系 | 第26-30页 |
3.3.1 地域文化对水利风景区价值与意义 | 第26-28页 |
3.3.2 地域文化对水利风景区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3 水利风景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 | 第30页 |
3.4 我国西北地区水利风景区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基于地域特色的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 | 第34-48页 |
4.1 西北地区水利工程基本概况 | 第34-37页 |
4.1.1 水利工程概述 | 第34页 |
4.1.2 水利工程特色 | 第34-35页 |
4.1.3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 | 第35-37页 |
4.2 西北地区自然风貌景观的设计 | 第37-40页 |
4.2.1 天景气候景观设计 | 第37-38页 |
4.2.2 地貌地形设计 | 第38-40页 |
4.3 西北地区地域文化景观的设计 | 第40-43页 |
4.3.1 地域文化概念 | 第40页 |
4.3.2 水利风景区的人文风景 | 第40-41页 |
4.3.3 地域文化在水利风景区中的保护与利用 | 第41-43页 |
4.4 西北地区景观生态修复的设计 | 第43-48页 |
4.4.1 生态景观的区域差别 | 第43-44页 |
4.4.2 修复破损生态系统 | 第44-45页 |
4.4.3 生态景观特点创建 | 第45-48页 |
5.实例分析–西安灞桥生态水利风景区 | 第48-74页 |
5.1 项目概况及分析 | 第48-54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48页 |
5.1.2 气候分析 | 第48页 |
5.1.3 区位分析 | 第48-50页 |
5.1.4 基址现状分析 | 第50页 |
5.1.5 道路系统分析 | 第50-51页 |
5.1.6 周边土地利用分析 | 第51-52页 |
5.1.7 周边绿地分析 | 第52-53页 |
5.1.8 水文分析 | 第53-54页 |
5.2 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主题 | 第54-58页 |
5.2.1 设计理念 | 第54页 |
5.2.2 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5.2.3 设计方法 | 第55-56页 |
5.2.4 建设目标 | 第56页 |
5.2.5 设计主题 | 第56-58页 |
5.3 西安灞桥生态水利风景区方案设计 | 第58-61页 |
5.3.1 整体布局 | 第58-60页 |
5.3.2 道路系统 | 第60-61页 |
5.4 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法在项目中的运用 | 第61-72页 |
5.4.1 水利工程景观在设计中的运用 | 第61-64页 |
5.4.2 自然风貌景观在设计中的运用 | 第64-65页 |
5.4.3 地域文化景观在设计中的运用 | 第65-69页 |
5.4.4 景观生态修复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69-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附录Ⅰ 图表索引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