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住区防风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4-23页 |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概况 | 第14-17页 |
·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 | 第14页 |
·乌鲁木齐气候概况 | 第14-15页 |
·人文特征 | 第15-17页 |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住区防风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1页 |
·对寒冷气候的考虑不充分 | 第17页 |
·规划布局防风现状及问题 | 第17-20页 |
·植物配置不合理,缺乏植被防风设计 | 第20页 |
·冬季住区户外场地利用率低 | 第20-21页 |
·住区规划点,面的风速过大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31页 |
·通风季风气候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盛行风向 | 第23-24页 |
·过山风 | 第24页 |
·山谷风 | 第24页 |
·宅间通风环境设计原则 | 第24-31页 |
·住区中合理自然通风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通风环境设计的途径 | 第25-26页 |
·合理安排规划布局 | 第26-27页 |
·建筑朝向的选择 | 第27页 |
·建筑组合 | 第27-29页 |
·利用环境组织通风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规划布局防风设计分析及措施 | 第31-49页 |
·住宅风环境 | 第31-33页 |
·竖向防风措施 | 第33-34页 |
·规划防风措施 | 第34-35页 |
·规划通风措施 | 第35-38页 |
·绿化系统防风设计 | 第38-46页 |
·绿化形式的选择 | 第39-43页 |
·绿化物种的配置原则 | 第43-44页 |
·绿化物种的选择 | 第44-46页 |
·绿化系统位置合理规划 | 第46页 |
·建筑密度的控制 | 第46-47页 |
·居住建筑朝向的选择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建筑设计阶段防风措施分析 | 第49-55页 |
·建筑形式的选择 | 第49-50页 |
·建筑体型的控制 | 第50-53页 |
·建筑北入口防风措施 | 第53-54页 |
·地域性建筑防风措施 | 第54-55页 |
第六章 防风构造技术 | 第55-65页 |
·提高建筑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 | 第55页 |
·避免潮湿、防止产生冷凝 | 第55-60页 |
·围护结构蒸汽参透及冷凝 | 第55-56页 |
·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 | 第56-60页 |
·窗户保温防风措施 | 第60-63页 |
·窗户保温 | 第60-62页 |
·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 第62-63页 |
·地域性建筑防风构造技术 | 第63-65页 |
第七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件Ⅰ 居住区调研问卷 | 第72-74页 |
附件Ⅱ 湿度温度表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