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行波管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 行波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1 行波管的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1.2.2 行波管的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3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螺旋线慢波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15-24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螺旋线慢波系统的两种模型 | 第15-17页 |
2.2.1 螺旋导电面模型 | 第15-16页 |
2.2.2 螺旋带模型 | 第16-17页 |
2.3 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2.3.1 色散特性 | 第17-21页 |
2.3.2 耦合阻抗 | 第21-22页 |
2.3.3 衰减常数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注波互作用理论及数值分析 | 第24-38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小信号理论 | 第24-29页 |
3.2.1 电子方程 | 第24-26页 |
3.2.2 线路方程 | 第26-28页 |
3.2.3 特征方程 | 第28-29页 |
3.3 一阶微扰理论 | 第29-33页 |
3.4 数值模拟及结果讨论 | 第33-36页 |
3.4.1 当线路相位速度Vp存在误差时 | 第33-34页 |
3.4.2 当增益参量C存在误差时 | 第34-35页 |
3.4.3 当线路损耗d存在误差 | 第35-36页 |
3.4.4 结果讨论 | 第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工艺误差对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的影响 | 第38-59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构造V波段行波管基本结构参数 | 第38-41页 |
4.3 慢波线路随机误差对行波管小信号增益和相位的影响 | 第41-47页 |
4.3.1 单独改变各慢波电路参数 | 第42-45页 |
4.3.2 用一个参数补偿误差带来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 注波互作用分布随机误差对行波管小信号增益和效率的影响 | 第47-51页 |
4.4.1 均匀螺距带随机误差情况 | 第48-49页 |
4.4.2 引入螺距跳变渐变带随机误差情况 | 第49-51页 |
4.5 加工误差对V波段行波管带宽的影响 | 第51-57页 |
4.5.1 改变夹持杆高度 | 第51-52页 |
4.5.2 改变螺旋线宽度 | 第52-53页 |
4.5.3 改变螺旋线厚度 | 第53-54页 |
4.5.4 改变螺旋线内径 | 第54-55页 |
4.5.5 改变螺距 | 第55-56页 |
4.5.6 改变夹持杆宽度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