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链球菌性乳房炎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43页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奶牛乳房炎概述第16-21页
        1.2.1 奶牛乳房炎分类第16-17页
            1.2.1.1 临床型乳房炎第16页
            1.2.1.2 亚临床型乳房炎第16-17页
        1.2.2 奶牛乳房炎危害第17-18页
        1.2.3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及诱因第18-21页
            1.2.3.1 病原微生物感染方面的因素第18-20页
            1.2.3.2 营养因素第20页
            1.2.3.3 环境因素第20页
            1.2.3.4 其它因素第20-21页
    1.3 链球菌性乳房炎第21-30页
        1.3.1 链球菌属致病菌第21-22页
        1.3.2 链球菌性乳房炎的致病机理及乳腺免疫机制第22-23页
        1.3.3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链球菌属致病菌的检测方法第23-29页
            1.3.3.1 传统的致病菌分离鉴定法第24页
            1.3.3.2 乳汁体细胞计数第24-25页
            1.3.3.3 乳汁导电性检测第25-26页
            1.3.3.4 乳汁pH测定第26页
            1.3.3.5 乳成分直接检测法第26页
            1.3.3.6 生化和其他检查第26-27页
            1.3.3.7 免疫学检测方法第27页
            1.3.3.8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第27-29页
        1.3.4 奶牛链球菌性乳房炎的治疗与控制第29-30页
    1.4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第30-43页
        1.4.1 LAMP技术概述第30-31页
        1.4.2 LAMP技术的特点第31-32页
        1.4.3 LAMP引物设计的基本原理第32-35页
        1.4.4 LAMP技术的基本原理第35-39页
        1.4.5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9页
        1.4.6 LAMP扩增产物的检测方法第39-41页
        1.4.7 LAMP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及前景第41-43页
            1.4.7.1 应用LAMP技术进行细菌的检测第41页
            1.4.7.2 应用LAMP技术进行病毒的检测第41-42页
            1.4.7.3 应用LAMP技术进行其它方而的检测第42-43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43-7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4-56页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44-47页
            2.1.1 试验菌株第44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4-45页
            2.1.3 主要培养基第45页
            2.1.4 主要药品与生化试剂第45-46页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第46-47页
        2.2 试验方法第47-49页
            2.2.1 菌种的保存、活化、培养和鉴定第47-48页
            2.2.2 细菌DNA模板的提取第48-49页
        2.3 LAMP引物设计第49-50页
        2.4 LAMP反应体系及主要操作第50-51页
            2.4.1 LAMP及PC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50页
            2.4.2 LAMP与PCR反应的主要操作程序第50-51页
        2.5 LAMP反应体系的条件优化第51-53页
            2.5.1 最佳Mg~(2+)浓度的选择第51页
            2.5.2 最佳反应温度的筛选第51-52页
            2.5.3 最佳dNTP浓度的筛选第52页
            2.5.4 内外引物浓度比筛选第52页
            2.5.5 甜菜碱Betaine浓度对LAMP反应的影响第52页
            2.5.6 反应时间对LAMP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2.6 可视化LAMP方法的建立第53页
        2.7 LAMP检测链球菌的特异性试验第53页
        2.8 链球菌的灵敏度检测第53-54页
        2.9 LAMP扩增产物的分析第54页
            2.9.1 LAMP扩增产物的眼观结果分析第54页
            2.9.2 LAMP扩增产物的凝胶成像分析第54页
        2.10 LAMP法检测人工污染牛奶中链球菌的方法验证第54-55页
        2.11 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第55-5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6-69页
        3.1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6-62页
            3.1.1 Mg~(2+)浓度的优化第56-57页
            3.1.2 反应温度的优化第57-58页
            3.1.3 dNTP浓度的优化第58-59页
            3.1.4 内外引物浓度比的优化第59-60页
            3.1.5 甜菜碱Betaine浓度对LAMP反应的影响第60-61页
            3.1.6 反应时间对LAMP反应的影响第61-62页
        3.2 可视化LAMP方法的建立及扩增产物的分析第62-63页
        3.3 LAMP检测链球菌的特异性试验第63-65页
        3.4 LAMP检测链球菌的灵敏度第65-67页
        3.5 LAMP法检测人工污染牛奶中链球菌的方法验证第67-68页
        3.6 临床样本的检测试验第68-69页
    4 讨论第69-76页
        4.1 建立可视化LAMP方法检测链球菌性乳房炎致病菌的重要性第69-70页
        4.2 目的基因的选择第70-71页
        4.3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1-72页
            4.3.1 Mg~(2+)浓度第71页
            4.3.2 反应温度第71页
            4.3.3 dNTP浓度第71-72页
        4.4 普通LAMP法易造成污染第72-73页
        4.5 LAMP产物可视化第73-74页
        4.6 模板制备方法的选择第74页
        4.7 LAMP法检测链球菌与传统微生物分离鉴定法、PCR方法的比较第74-75页
        4.8 LAMP技术发展前景展望第75-76页
    5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9页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致犊牛腹泻病肠道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蒙药复方对其抗菌效果研究
下一篇:笼养蛋鸡舍颗粒物与有害气体浓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