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共生协调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引言第11-21页
    0.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1-12页
        0.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0.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2-19页
        0.2.1 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关系研究进展第12-15页
        0.2.2 金融深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进展第15-17页
        0.2.3 资本深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进展第17-18页
        0.2.4 研究现状综述第18-19页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0页
        0.3.1 研究内容第19页
        0.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0.4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0-21页
1 双重深化与能源消费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32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1.2 金融深化理论第22-27页
        1.2.1 金融结构论第22-23页
        1.2.2 金融抑制论第23-25页
        1.2.3 金融功能论第25-27页
    1.3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深化第27-30页
        1.3.1 哈罗德-多马模型第28-29页
        1.3.2 索洛模型第29-30页
        1.3.3 内生增长理论第30页
    1.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2 双重深化与能源消费发展趋势及作用路径第32-45页
    2.1 发展趋势描述第32-37页
        2.1.1 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的发展趋势第32-35页
        2.1.2 双重深化背景下的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第35-37页
    2.2 作用路径分析第37-44页
        2.2.1 金融深化与能源消费作用路径第37-39页
        2.2.2 资本深化与能源消费作用路径第39-41页
        2.2.3 双重深化共生协调与能源消费作用路径第41-44页
    2.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3 双重深化及其协调度的测算第45-55页
    3.1 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的测度第45-51页
        3.1.1 金融深化评价指标选取第45-48页
        3.1.2 金融深化程度的省级测算第48-50页
        3.1.3 资本深化程度的省级测算第50-51页
    3.2 双重深化协调度测算第51-53页
        3.2.1 耦合协调度原理第52-53页
        3.2.2 双重深化耦合协调度计算第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双重深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面板模型检验第55-69页
    4.1 指标选取与修正第55-58页
        4.1.1 指标选取第55-57页
        4.1.2 平稳性检验与指标修正第57-58页
    4.2 双重深化与能源使用效率关系检验第58-61页
        4.2.1 回归模型的确定第58-59页
        4.2.2 模型稳健性讨论第59-60页
        4.2.3 回归结果分析第60-61页
    4.3 双重深化与能源消费量关系检验第61-65页
        4.3.1 回归模型的构建第62-63页
        4.3.2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63-64页
        4.3.3 回归结果分析第64-65页
    4.4 区域间对比与分析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双重深化与能源消费协调发展政策建议第69-72页
    5.1 注重金融深化发展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第69-70页
    5.2 注重资本深化地域间与行业间的优化配置第70-71页
    5.3 注重双重深化作用机制的畅通及步伐协调第71-7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2-73页
    6.1 结论第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个人简历第78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