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离子掺杂铁酸铋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图、表清单第12-15页
注释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8页
    1.1 多铁性材料概述第16-19页
    1.2 BiFeO_3的结构和物理性能第19-34页
        1.2.1 BiFeO_3的结构第19-21页
        1.2.2 BiFeO_3的铁电性第21-24页
        1.2.3 BiFeO_3的漏电流机制第24-25页
        1.2.4 BiFeO_3的磁性第25-29页
        1.2.5 BiFeO_3的磁电耦合第29-34页
    1.3 提高 BiFeO_3性能的基本途径第34-36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6-38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38-46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目前常用的 BiFeO_3制备方法第38-40页
        2.2.1 固相法(Solid State Reaction)第38-39页
        2.2.2 溶胶凝胶法(Sol-Gel)第39-40页
        2.2.3 脉冲激光沉积(PLD)第40页
    2.3 BiFeO_3的性能表征方法第40-46页
        2.3.1 X 射线衍射(XRD)第40-41页
        2.3.2 拉曼光谱仪(Raman)第41页
        2.3.3 磁性测量(VSM、PPMS)第41-42页
        2.3.4 铁电特性测试第42-43页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第43-44页
        2.3.6 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第44页
        2.3.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第44-46页
第三章 A 位 Y~(3+)掺杂 BiFeO_3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第46-52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Y~(3+)掺杂 BiFeO_3样品的制备第47-48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第48-51页
        3.3.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8页
        3.3.2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48-49页
        3.3.3 磁性分析(PPMS)第49-50页
        3.3.4 铁电测试分析(P-E)第50-51页
    3.4 本章小节第51-52页
第四章 Ba~(2+)离子掺杂 BiFeO_3磁性增强的来源第52-60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Ba~(2+)掺杂 BiFeO_3样品的制备第53-54页
    4.3 结果分析第54-59页
        4.3.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4-55页
        4.3.2 铁电测试分析(P-E)第55-56页
        4.3.3 磁性分析(PPMS)第56-58页
        4.3.4 差热分析法(DSC)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掺 CO~(3+)铁酸铋的制备及对水溶液中有机染料吸附去除的应用第60-74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实验过程第60-62页
        5.2.1 BiFeO_3和 BiFe_(0.95)Co_(0.05)O_3样品的制备第60-61页
        5.2.2 结构和物理性能表征第61页
        5.2.3 标准曲线测定第61页
        5.2.4 吸附动力学第61-62页
        5.2.5 等温吸附曲线第62页
        5.2.6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第62页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2-73页
        5.3.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62-63页
        5.3.2 拉曼结果分析(Raman)第63-64页
        5.3.3 磁性结果分析(PPMS)第64-65页
        5.3.4 罗丹明 B 标准曲线第65页
        5.3.5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65-68页
        5.3.6 等温吸附研究第68-71页
        5.3.7 溶液 pH 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第71-72页
        5.3.8 磁分离效果分析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陶瓷相Al/SiC复合材料化学镀镍工艺及质子辐照行为
下一篇:天然除虫菊酯化学成分及IGD核磁共振碳谱偶联指纹图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