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养护、维修与技术改造论文

沪昆高铁雪峰山隧道岩爆灾害评估与防治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岩爆机理第12-13页
        1.2.2 岩爆强度分级与判别方法第13-14页
        1.2.3 岩爆预测和风险评价第14-18页
        1.2.4 岩爆防治方法第18-19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隧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第21-33页
    2.1 隧道概况第21页
    2.2 自然地理特征第21-22页
    2.3 地层岩性第22-23页
    2.4 地质构造第23-25页
    2.5 水文地质特征第25页
    2.6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第25-30页
    2.7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第30-33页
3 雪峰山隧道围岩二次地应力场数值分析第33-41页
    3.1 概述第33页
    3.2 模型建立第33-34页
    3.3 模拟分析结果第34-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雪峰山隧道岩爆灾害预测第41-73页
    4.1 概述第41-42页
    4.2 岩爆危险性单指标预测第42-55页
        4.2.1 应力强度比法预测分析第42-51页
        4.2.2 岩爆危险性综合分析预测第51-55页
    4.3 基于模糊物元理论的岩爆危险性预测第55-69页
        4.3.1 概述第55-56页
        4.3.2 模糊物元理论原理第56-62页
        4.3.3 岩爆危险性分析第62-69页
    4.4 对比分析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3页
5 岩爆防治措施第73-95页
    5.1 概述第73页
    5.2 隧道岩爆灾害防治措施岩石力学分析第73-75页
        5.2.1 改善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第73-74页
        5.2.2 控制围岩破裂方式和改善围岩应力状态第74页
        5.2.3 加固围岩第74-75页
    5.3 喷锚支护防治岩爆数值分析第75-91页
        5.3.1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75-76页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6-91页
    5.4 雪峰山隧道岩爆综合防治措施第91-92页
        5.4.1 加强监测预报、严格施工管理措施第91页
        5.4.2 改善围岩应力条件第91-92页
        5.4.3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第92页
    5.5 本章小结第92-95页
6 结论及建议第95-97页
    6.1 主要结论第95-96页
    6.2 建议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作者简历第101-10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牵索挂篮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下一篇:脉冲型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深水桥墩动力响应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