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表面活性剂对赤霉素和铁元素在植物表面吸收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1 引言第10-32页
    1.1 植物角质膜的概述和研究现状第10-20页
        1.1.1 植物角质膜的形成过程、位置分布和结构特征第10-12页
        1.1.2 植物角质膜的成分第12-16页
        1.1.3 植物角质膜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第16-18页
        1.1.4 植物角质膜的渗透机制第18-19页
        1.1.5 植物角质膜渗透作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第19-20页
    1.2 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7页
        1.2.1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及作用原理第20-23页
        1.2.2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别及其应用第23-24页
        1.2.3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功能及作用第24-25页
        1.2.4 表面活性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与发展第25-27页
    1.3 赤霉素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第27-28页
    1.4 铁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的作用第28-29页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41页
    2.1 大田实验第33-36页
        2.1.1 大田实验材料的选择第33-34页
        2.1.2 实验药品与实验器材第34页
        2.1.3 实验方法第34-35页
        2.1.4 实验步骤第35-36页
        2.1.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6页
    2.2 离体角质膜实验第36-41页
        2.2.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2.2.2 实验试剂第37页
        2.2.3 实验器材第37页
        2.2.4 实验方法第37-39页
        2.2.5 赤霉素渗透实验第39-40页
        2.2.6 Fe 渗透实验第40-4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1-73页
    3.1 大田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3.1.1 单一表面活性剂对小麦吸收赤霉素的影响第41-44页
        3.1.2 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小麦吸收赤霉素的影响第44-46页
        3.1.3 小结与讨论第46-48页
    3.2 离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73页
        3.2.1 不同温度条件下角质膜对赤霉素的渗透作用第48-59页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角质膜对 Fe 的渗透作用第59-70页
        3.2.3 小结与讨论第70-73页
4 结论与展望第73-76页
    4.1 结论第73-74页
    4.2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个人简历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景观异质性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尺度分析--以巩义市为例
下一篇:角蛋白降解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相关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