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油画技法论文

论忻东旺油画人物的绘画语言及美学价值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0页
第—章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忻东旺油画人物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忻东旺艺术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作品探析第12-26页
    2.1 艺术家简介第12-13页
    2.2 艺术生涯的三个创作阶段第13-22页
        2.2.1 山西师大时期(1990年—1999年)第13-16页
        2.2.2 天津美院时期(1999年—2006年)第16-19页
        2.2.3 清华美院时期(2006年—2013年)第19-22页
    2.3 艺术生涯的两次个展第22-26页
        2.3.1 《村民列传》作品展(2005年)第22-24页
        2.3.2 《相由心生》作品展(2013年)第24-26页
第三章 忻东旺油画人物的绘画特点及技术语言第26-42页
    3.1 对绘画语言的提炼精益求精第26-33页
        3.1.1 拙朴矮墩的人物形象第27-29页
        3.1.2 深入浅出的色彩表现第29-31页
        3.1.3 情趣生动的细节刻画第31-33页
    3.2 丰富灵动的笔触以及感人的画面肌理第33-36页
        3.2.1 刷第33-34页
        3.2.2 刮第34-35页
        3.2.3 揉第35页
        3.2.4 勾第35-36页
    3.3 与同时代写实画家的作品对比第36-39页
        3.3.1 与刘小东作品的对比第36-38页
        3.3.2 与徐唯辛作品的对比第38-39页
    3.4 写生是忻东旺油画创作的重要手段第39-42页
第四章 山西古代壁画、雕塑对忻东旺油画人物的影响第42-56页
    4.1 芮城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对忻东旺肖像艺术的影响第42-48页
        4.1.1 通过中国传统的白描式的方法进行起稿第44-45页
        4.1.2 通过中国画式线条塑造人物的形象第45-47页
        4.1.3 忻东旺绘画吸取了元壁画中随类附彩的用色手法第47-48页
    4.2 太原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对忻东旺肖像艺术的影响第48-52页
        4.2.1 忻东旺对晋祠圣母殿侍女像的写生和研究第49-51页
        4.2.2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的美学特征在忻东旺作品中的体现第51-52页
    4.3 平遥双林寺天王像对忻东旺肖像艺术的影响第52-56页
        4.3.1 忻东旺对平遥双林寺元代天王塑像写生作品分析第53-55页
        4.3.2 从宋元壁画、雕塑中得到的艺术提示第55-56页
第五章 忻东旺油画人物的美学价值第56-62页
    5.1 忻东旺油画人物是新写实主义美学的一面旗帜第56-58页
        5.1.1 抽象与具象的美学关系第56-57页
        5.1.2 情感与形式的美学关系第57页
        5.1.3 时代与传统的美学关系第57-58页
    5.2 忻东旺油画人物体现了“中国式审美”的美学价值第58-59页
        5.2.1 忻东旺油画人物具有中国传统笔墨趣味的美学价值第58页
        5.2.2 忻东旺油画人物具有民间工艺美术特征的美学价值第58-59页
    5.3 忻东旺油画人物美学价值的时代意义第59-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域文化的齐齐哈尔交通导视设计
下一篇:基于Kinect的沉浸式山水画设计及其审美体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