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6-19页 |
1.3.1 农村低保制度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1.3.2 农村低保制度“准入-退出”环节的设计宗旨 | 第19页 |
1.3.3 农村低保制度“准入-退出”管理的设计原则 | 第19页 |
1.4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玉林市农村低保“准入—退出”环节管理现状 | 第21-35页 |
2.1 玉林市农村低保制度中的“准入—退出”环节管理 | 第21-23页 |
2.1.1 “准入—退出”环节管理的制度设计与执行情况 | 第21-22页 |
2.1.2 “准入—退出”环节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22-23页 |
2.2 “准入—退出”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2.2.1 准入审核把关不严 | 第23-24页 |
2.2.2 低保家庭情况调查流于形式 | 第24-25页 |
2.2.3 存在漏保骗保现象 | 第25-26页 |
2.3 “准入—退出”环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6-35页 |
2.3.1 机构不健全 | 第26页 |
2.3.2 监督不到位 | 第26-27页 |
2.3.3 退出机制不畅通 | 第27-28页 |
2.3.4 村委会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第28-35页 |
第三章 引入第三方机构解决“准入-退出”环节管理问题 | 第35-43页 |
3.1 引入第三方机构的必要性 | 第35-39页 |
3.1.1 克服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局限性 | 第35-37页 |
3.1.2 适合农村低保资金特点与管理方式的必要选择 | 第37-38页 |
3.1.3 引入第三方机构才能有效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38-39页 |
3.2 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优点分析 | 第39-41页 |
3.2.1 人员不受编制经费限制 | 第39页 |
3.2.2 人员专业化强 | 第39-40页 |
3.2.3 第三方机构稳定利于监管 | 第40页 |
3.2.4 工作独立高效 | 第40页 |
3.2.5 利于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评 | 第40-41页 |
3.3 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代价分析 | 第41-43页 |
3.3.1 增加运行成本 | 第41页 |
3.3.2 对从业人员管理难度较大 | 第41页 |
3.3.3 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监督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引入第三方机构的运作模式设计与建议 | 第43-51页 |
4.1 第三方机构的管理模式设计 | 第43-45页 |
4.1.1 当地政府对第三方机构的培育及扶持 | 第43-44页 |
4.1.2 第三方机构资格认证与备案制度 | 第44页 |
4.1.3 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确定合作方机构 | 第44页 |
4.1.4 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 第44-45页 |
4.2 第三方机构的运行模式设计 | 第45-46页 |
4.2.1 准入的竞争机制 | 第45页 |
4.2.2 准入后的主要工作职责 | 第45-46页 |
4.3 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设计 | 第46-51页 |
4.3.1 对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职能的调整和完善 | 第47-48页 |
4.3.2 充分发挥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管理平台作用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