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可行能力视角下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图表目录第10-11页
绪论第11-18页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0.1.1 选题背景第11页
        0.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0.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5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0.3 研究方法第16页
    0.4 研究思路第16-17页
    0.5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3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1.1.1 弱势群体第18页
        1.1.2 社会性弱势群体第18-20页
        1.1.3 权利贫困第20-21页
    1.2 可行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1-23页
        1.2.1 政治自由第21页
        1.2.2 经济条件第21页
        1.2.3 社会机会第21-22页
        1.2.4 透明性保证第22页
        1.2.5 防护性保障第22-23页
2 社会性弱势群体权利贫困的主要表现第23-31页
    2.1 政治影响力较弱第24-25页
    2.2 生活水平贫困第25-27页
    2.3 社会地位低下第27-28页
    2.4 后代子女缺乏良好的教育第28-30页
    2.5 生活缺乏必要保障第30-31页
3 社会性弱势群体权利贫困的原因分析第31-41页
    3.1 政治自由不完善第31-32页
        3.1.1 政治参与途径不健全第31-32页
        3.1.2 切身相关的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第32页
    3.2 经济条件不完善第32-34页
        3.2.1 社会转型及经济体制改革使收入分配不均第32-33页
        3.2.2 产业结构调整及科技进步导致就业困难和阶层分化第33-34页
    3.3 社会机会被剥夺,个人主观方面差第34-37页
        3.3.1 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均衡第34-36页
        3.3.2 个人的主观意识和技能薄弱第36-37页
    3.4 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第37-39页
        3.4.1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信息不对称第37-38页
        3.4.2 社会心理与主流社会相隔离第38-39页
    3.5 社会保障不健全第39-41页
        3.5.1 缺乏基本的社会性保障第39-40页
        3.5.2 相关突发性事件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第40-41页
4 社会性弱势群体权利贫困的解决对策第41-51页
    4.1 健全利益诉求机制以扩大政治自由第41-43页
        4.1.1 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第41-42页
        4.1.2 拓宽利益表达机制和诉求渠道第42-43页
    4.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43-44页
        4.2.1 坚持公平性原则以完善分配制度第43-44页
        4.2.2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就业第44页
    4.3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事业第44-46页
        4.3.1 加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4-45页
        4.3.2 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升个人主观技能第45-46页
    4.4 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信用建设第46-48页
        4.4.1 全面增强信息透明度第46-47页
        4.4.2 进行积极心理健康引导第47-48页
    4.5 建立对突发性事件的社会防护网第48-51页
        4.5.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48-50页
        4.5.2 健全突发性事件保障机制第50-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件第56-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研究
下一篇:引入第三方解决玉林农村低保“准入—退出”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