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波长交织光模数转换信号校正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时间波长交织光模数转换器信号校正技术 | 第12-16页 |
| 1.2.1 光模数转换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信号校正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相位编码时间波长交织光模数转换系统 | 第18-36页 |
| 2.1 系统结构 | 第18页 |
| 2.2 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 2.2.1 双端口马赫曾德调制器模型 | 第18-23页 |
| 2.2.2 系统模型 | 第23-26页 |
| 2.3 仿真分析 | 第26-35页 |
| 2.3.1 锁模激光器抖动的影响 | 第26-28页 |
| 2.3.2 时间波长交织模块不均匀性的影响 | 第28-31页 |
| 2.3.3 调制器非理想性的影响 | 第31-34页 |
| 2.3.4 波分解复用的通道增益不均匀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基于标定的校正方法 | 第36-53页 |
| 3.1 标定与校正原理 | 第36-40页 |
| 3.2 偏置与幅度参数标定 | 第40-44页 |
| 3.2.1 参考射频信号选取 | 第40-41页 |
| 3.2.2 偏置标定精度 | 第41-43页 |
| 3.2.3 幅度标定精度 | 第43-44页 |
| 3.3 调制器参数标定 | 第44-48页 |
| 3.4 时间偏斜标定 | 第48-49页 |
| 3.5 校正效果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干扰对消的校正方法 | 第53-71页 |
| 4.1 校正原理 | 第53-55页 |
| 4.2 单通道自适应干扰对消校正 | 第55-60页 |
| 4.3 多通道自适应干扰对消校正 | 第60-64页 |
| 4.4 标定与自适应干扰对消的结合 | 第64-67页 |
| 4.5 单通道系统自适应校正实验 | 第67-7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71-72页 |
| 5.2 前景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