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盲孔的同轴度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同轴度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同轴度误差测量原理分析及系统组成介绍 | 第12-15页 |
2.1 测量原理的提出 | 第12-13页 |
2.2 测量装置总体布局 | 第13-1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3章 同轴度检测装置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15-33页 |
3.1 工件夹具 | 第16-19页 |
3.1.1 定位机构 | 第17-18页 |
3.1.2 对心夹紧机构 | 第18-19页 |
3.2 台架体 | 第19页 |
3.3 Z向移动机构 | 第19-20页 |
3.4 测头组件的设计与分析 | 第20-32页 |
3.4.1 测头 | 第21-23页 |
3.4.2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3页 |
3.4.3 空间柔性铰链 | 第23-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同轴度测量装置电路与软件设计 | 第33-41页 |
4.1 电路部分 | 第33-35页 |
4.1.1 二次仪表电路 | 第34页 |
4.1.2 A/D转换电路与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第34-35页 |
4.1.3 旋钮与显示 | 第35页 |
4.2 软件部分 | 第35-40页 |
4.2.1 软件的组成 | 第35-36页 |
4.2.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6-37页 |
4.2.3 数据显示与存储模块 | 第37-38页 |
4.2.4 历史数据浏览模块 | 第38-39页 |
4.2.5 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模块 | 第39-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测量装置的标定及实验数据分析 | 第41-54页 |
5.1 测量装置的调整与标定 | 第41-43页 |
5.1.1 测量平台调整 | 第41页 |
5.1.2 测头组件的标定 | 第41-43页 |
5.2 测头组件刚度测试 | 第43-49页 |
5.2.1 测头组件X与Y向刚度分析 | 第43-45页 |
5.2.2 测头组件Z向稳定性分析 | 第45-49页 |
5.3 接触变形误差的仿真分析 | 第49-50页 |
5.3.1 测球与被测孔接触变形误差 | 第49页 |
5.3.2 装夹变形仿真 | 第49-50页 |
5.4 同轴度测量装置测量精度分析 | 第50-53页 |
5.4.1 线性度与精确度 | 第50页 |
5.4.2 重复测量精度 | 第50-52页 |
5.4.3 测量系统误差总分析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