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有企业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政府审计与国企反腐败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政府审计与国企反腐败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1.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18页 |
2.1.2 反腐败理论 | 第18-19页 |
2.2 政府审计推进国企反腐败的基本依据 | 第19-21页 |
2.2.1 审计历史层面 | 第19-20页 |
2.2.2 审计理论层面 | 第20-21页 |
2.2.3 法律法规层面 | 第21页 |
2.3 政府审计在国企反腐败中的实践结果 | 第21-23页 |
第3章 政府审计在国企反腐败中的功能和路径 | 第23-29页 |
3.1 政府审计在国企反腐败中的功能 | 第23-26页 |
3.1.1 预防功能 | 第24页 |
3.1.2 揭露功能 | 第24-25页 |
3.1.3 惩治功能 | 第25页 |
3.1.4 纠正功能 | 第25-26页 |
3.2 政府审计在国企反腐败中的路径 | 第26-29页 |
3.2.1 通过实施政府审计震慑性预防国企腐败 | 第26-27页 |
3.2.2 通过执行政府审计的程序揭露国企腐败 | 第27页 |
3.2.3 通过公告政府审计结果惩治国企腐败 | 第27-28页 |
3.2.4 通过强化政府审计问责纠正国企腐败 | 第28-29页 |
第4章 政府审计在国企反腐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4.1 问题 | 第29-33页 |
4.1.1 政府审计反腐败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9页 |
4.1.2 政府审计反腐败技术方法不匹配 | 第29-30页 |
4.1.3 政府审计反腐败覆盖面不全 | 第30-31页 |
4.1.4 政府审计反腐败深度不足 | 第31-33页 |
4.1.5 政府审计反腐败整改监督不到位 | 第33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2.1 客观方面原因 | 第33-34页 |
4.2.2 主观方面原因 | 第34-36页 |
第5章 政府审计反腐败案例分析 | 第36-43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36-37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5.3 案例总结 | 第40-4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6.2.1 创新政府审计反腐败机制 | 第43-45页 |
6.2.2 拓展政府审计反腐败内容 | 第45-46页 |
6.2.3 改进政府审计反腐败技术方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