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1章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创办始末 | 第14-24页 |
·建立“华人学校的计划” | 第15-18页 |
·中德两国为建立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而进行的谈判 | 第18-24页 |
·谈判第一阶段,关于办学的规模和方针问题 | 第19-20页 |
·谈判第二阶段,关于办学的性质和级别问题 | 第20-21页 |
·谈判第三阶段,关于细节问题 | 第21-24页 |
第2章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基本设施 | 第24-29页 |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教学设备 | 第24-27页 |
·办公楼 | 第25页 |
·学舍 | 第25页 |
·宿舍 | 第25-26页 |
·经济大楼 | 第26页 |
·译书局 | 第26-27页 |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收支情形及资产估值 | 第27-29页 |
第3章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生源及师资 | 第29-34页 |
·生源 | 第29-30页 |
·师资 | 第30-34页 |
第4章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专业设置 | 第34-44页 |
·教学计划 | 第34-35页 |
·初级部的教学计划 | 第34-35页 |
·高级部的教学计划 | 第35页 |
·课程设置 | 第35-44页 |
·初级班的课程设置 | 第35-36页 |
·高级班的课程设置 | 第36-44页 |
第5章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办学特色及影响 | 第44-54页 |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办学特色 | 第44-48页 |
·教学模式上中西结合 | 第44-45页 |
·专业设置上扬长避短 | 第45-46页 |
·重视实用技能的培养 | 第46-47页 |
·教学管理公正严明 | 第47-48页 |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影响 | 第48-54页 |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办学成就 | 第48-52页 |
·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意义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