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废热回收热泵关键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空调废热回收的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 ·相变蓄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蓄热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空调废热回收热泵系统 | 第19-30页 |
| ·空调废热回收热泵系统的组成 | 第19-22页 |
| ·压缩机 | 第19页 |
| ·换热器 | 第19-21页 |
| ·蓄热装置 | 第21页 |
| ·节流装置 | 第21-22页 |
| ·空调废热回收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2-28页 |
| ·系统的设置 | 第23-24页 |
| ·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24-28页 |
| ·系统开发所需解决的问题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空调废热回收热泵的研究 | 第30-65页 |
| ·制冷剂的选择 | 第30-34页 |
| ·热物性比较 | 第30-32页 |
| ·性能比较 | 第32-33页 |
| ·费用比较 | 第33-34页 |
| ·制冷剂选择结果 | 第34页 |
| ·相变材料的研究 | 第34-64页 |
| ·相变材料的选择 | 第35-38页 |
| ·相变材料的热物性研究 | 第38-41页 |
| ·相变材料的换热研究 | 第4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4章 蓄热装置的设计 | 第65-82页 |
| ·蓄热装置的初设计 | 第65-67页 |
| ·蓄热装置材料的性质 | 第65页 |
| ·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65-66页 |
| ·设计所需的数据 | 第66页 |
| ·设计结果 | 第66-67页 |
| ·蓄热装置模型 | 第67-69页 |
| ·蓄热装置的物理模型 | 第67-68页 |
| ·蓄热装置的数学模型 | 第68-69页 |
| ·蓄热装置的换热计算 | 第69-71页 |
| ·蓄热装置的模拟研究 | 第71-78页 |
| ·模拟参数的设定 | 第72页 |
| ·蓄热模拟结果分析 | 第72-78页 |
| ·空调废热回收热泵的设计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5章 相变材料实验研究 | 第82-88页 |
| ·实验系统组成 | 第82-83页 |
| ·实验方法介绍 | 第82页 |
| ·实验条件 | 第82页 |
| ·实验装置 | 第82-83页 |
| ·实验要求 | 第83页 |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83页 |
| ·仪器误差 | 第83页 |
| ·测量误差 | 第83页 |
| ·实验过程 | 第83-8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 ·单纯蓄热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 ·单纯放热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页 |
|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6章 废热回收热泵系统冬季应用的实现 | 第88-9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8-89页 |
| ·冬季除霜 | 第88页 |
| ·冬季供热 | 第88-89页 |
| ·解决方案 | 第89页 |
| ·工程实例模拟 | 第89-94页 |
| ·对象描述 | 第89-90页 |
| ·工况条件 | 第90页 |
| ·运行工况 | 第90页 |
| ·结果分析 | 第90-92页 |
| ·性能分析 | 第92-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95-9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97页 |
| ·展望与建议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 后记 | 第101-10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