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员工视角下的组织德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1 绪论第7-9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2 文献综述第9-15页
    2.1 组织德行的起源与内涵第9-11页
    2.2 组织德行相关的测量工具第11-12页
    2.3 组织美德与组织德行的影响效果研究第12-14页
    2.4 以往研究的总结和评价第14-15页
3 研究框架与研究设计第15-19页
    3.1 研究框架第15页
    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3.3 研究流程与方法第16-19页
4 员工视角下组织德行的内容结构探讨第19-41页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9页
    4.2 研究内容与假设第19页
    4.3 预试问卷测量条目的编制第19-21页
    4.4 预试问卷测量条目的精简第21-29页
    4.5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9-32页
    4.6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2-36页
    4.7 组织德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36-39页
    4.8 讨论第39-40页
    4.9 小结第40-41页
5 组织德行感知对组织行为表现的影响研究第41-52页
    5.1 研究目的第41页
    5.2 研究内容与假设第41-43页
    5.3 研究方法第43页
    5.4 相关问卷质量分析第43-45页
    5.5 组织德行感知对后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45-47页
    5.6 组织德行感知各维度对后果变量的影响分析第47-49页
    5.7 讨论第49-50页
    5.8 小结第50-52页
6 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研究第52-62页
    6.1 研究目的第52页
    6.2 研究内容与假设第52-53页
    6.3 研究方法第53-55页
    6.4 情感承诺问卷质量分析第55-56页
    6.5 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分析第56-61页
    6.6 讨论第61页
    6.7 小结第61-62页
7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研究第62-70页
    7.1 研究目的第62页
    7.2 研究内容与假设第62-63页
    7.3 研究方法第63页
    7.4 自我效能感问卷质量分析第63-64页
    7.5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分析第64-67页
    7.6 讨论第67-69页
    7.7 小结第69-70页
8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70-73页
    8.1 研究总结与创新第70-71页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录1 组织德行感知及相关工作状况调查第79-81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国培计划”兴趣的研究--现状及其与教师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下一篇:真与意义--戴维森真值条件意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