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覆盖对枣树—土壤系统水热变化影响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地面覆盖对土壤水热影响 | 第13-17页 |
| 1.2.1 秸秆树枝等覆盖措施 | 第13-15页 |
| 1.2.2 果园生草 | 第15页 |
| 1.2.3 地面覆盖土壤热状况 | 第15-16页 |
| 1.2.4 地面覆盖土壤水分状况 | 第16-17页 |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案 | 第18-27页 |
| 2.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2.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4 试验方案 | 第19-21页 |
| 2.4.1 试验设备 | 第19-20页 |
| 2.4.2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 2.5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 2.6 观测指标与方法 | 第22-27页 |
| 2.6.1 土壤基本物理性状 | 第22-24页 |
| 2.6.1.1 土壤容重及空隙分布 | 第22-23页 |
| 2.6.1.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23-24页 |
| 2.6.2 土壤水分 | 第24-26页 |
| 2.6.3 土壤温度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果园土壤持水性能影响 | 第27-35页 |
| 3.1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 | 第27页 |
| 3.2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 | 第27-30页 |
| 3.3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土壤比水容量影响 | 第30-31页 |
| 3.4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土壤持水特性影响 | 第31-33页 |
| 3.4.1 凋萎系数 | 第31-32页 |
| 3.4.2 饱和含水量 | 第32-33页 |
| 3.4.3 田间持水量 | 第33页 |
| 3.5 讨论 | 第33-34页 |
| 3.6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状况影响 | 第35-44页 |
| 4.1 土壤蓄水状况 | 第35-36页 |
| 4.2 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 第36-38页 |
| 4.3 典型月份各处理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 第38-42页 |
| 4.4 降雨前后各措施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 第42-43页 |
| 4.5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生草及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状况影响 | 第44-51页 |
| 5.1 各处理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第44-45页 |
| 5.2 各土层土壤平均温度 | 第45-46页 |
| 5.3 各处理不同时段土壤温度日变化 | 第46-48页 |
| 5.4 各处理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变化 | 第48-49页 |
| 5.5 土壤温差昼夜变化 | 第49-50页 |
| 5.6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土壤水分与温度、太阳辐射及风速间关系 | 第51-57页 |
| 6.1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关系 | 第51-52页 |
| 6.2 太阳辐射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 第52-54页 |
| 6.3 空气温度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 第54-55页 |
| 6.4 风速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 第55-56页 |
| 6.5 土壤含水量与多因素间函数关系 | 第56页 |
| 6.6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