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5-11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5-6页 |
(二) 研究概况 | 第6-11页 |
一、茂腔的起源 | 第11-18页 |
(一) 茂腔起源的几种观点 | 第12-14页 |
(二) 茂腔产生的背景 | 第14-17页 |
(三) 表现形式与内容 | 第17-18页 |
二、茂腔的演变、发展 | 第18-29页 |
(一) 本肘鼓阶段 | 第18-19页 |
(二) 冒肘鼓阶段 | 第19-21页 |
(三) 茂腔 | 第21页 |
(四) 戏班向剧团的演变发展 | 第21-28页 |
(五) 茂腔申遗 | 第28页 |
(六) 茂腔由农村走进城市再到农村 | 第28-29页 |
三、茂腔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影响 | 第29-40页 |
(一) 青岛地域文化 | 第29-33页 |
(二) 地域文化下的茂腔 | 第33-39页 |
(三) 茂腔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