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隧道衬砌施工论文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理论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机理及二衬合理支护时机判别标准第15-28页
    2.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机理第15-20页
        2.1.1 软弱围岩的含义第15页
        2.1.2 软弱围岩的变形特征和力学机制第15-19页
        2.1.3 软弱围岩的流变特性第19-20页
    2.2 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力学原理第20-22页
    2.3 隧道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的探索第22-27页
        2.3.1 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2.3.2 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的判别原则第24页
        2.3.3 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的判别方法第24-26页
        2.3.4 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的意义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茶镇隧道监控量测第28-41页
    3.1 茶镇隧道工程概况第28-30页
        3.1.1 工程背景第28页
        3.1.2 地貌及地层岩性第28-29页
        3.1.3 地质构造第29页
        3.1.4 隧道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第29-30页
    3.2 茶镇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第30-34页
        3.2.1 监控量测的目的及意义第30页
        3.2.2 监控量测设计原则第30-31页
        3.2.3 监测量控项目内容第31-32页
        3.2.4 监测方案及测点布置第32-34页
    3.3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结果回归分析第34-39页
        3.3.1 隧道拱顶沉降规律研究第35-36页
        3.3.2 隧道洞身收敛规律研究第36-38页
        3.3.3 隧道围岩压力规律研究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第41-64页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取第41页
    4.2 茶镇隧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1-46页
        4.2.1 数值模拟计算基本假设第41-42页
        4.2.2 开挖和支护过程模拟第42-43页
        4.2.3 计算参数第43-44页
        4.2.4 本构模型第44-45页
        4.2.5 隧道计算模型选取第45页
        4.2.6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第45-46页
    4.3 基于监测数据回归分析的隧道模型可行性验证第46-50页
        4.3.1 初始地应力第46-47页
        4.3.2 计算模型结果分析第47-50页
    4.4 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第50-63页
        4.4.1 模型工况第50-51页
        4.4.2 隧道拱顶沉降变化规律第51-53页
        4.4.3 隧道洞身收敛变化规律第53-55页
        4.4.4 围岩应力变化规律第55-57页
        4.4.5 衬砌应力变化规律第57-61页
        4.4.6 锚杆应力变化规律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空心矩形桥墩振动台试验
下一篇:典型环境下目标与背景反射辐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