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反腐功能 | 第10-15页 |
2.1 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 第10页 |
2.2 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 第10-12页 |
2.2.1 权利保障原则 | 第10-11页 |
2.2.2 公开原则 | 第11页 |
2.2.3 平等原则 | 第11-12页 |
2.2.4 便民原则 | 第12页 |
2.3 政府信息公开的反腐功能 | 第12-15页 |
2.3.1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 第12-13页 |
2.3.2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 第13-14页 |
2.3.3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自身行为 | 第14-15页 |
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现状 | 第15-21页 |
3.1 我国信息公开的立法实践 | 第15页 |
3.2 我国信息公开立法中的问题及对反腐败的消极影响 | 第15-21页 |
3.2.1 《条例》的层级较低,缺乏惩腐力度 | 第15-17页 |
3.2.2 信息公开的范围小,可能诱发腐败的滋生 | 第17-19页 |
3.2.3 缺乏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19-21页 |
4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措施 | 第21-27页 |
4.1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 第21-22页 |
4.1.1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时机成熟 | 第21页 |
4.1.2 《政府信息公开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 第21-22页 |
4.1.3 《政府信息公开法》的价值取向 | 第22页 |
4.2 相关法律的衔接 | 第22-23页 |
4.3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23-24页 |
4.4 健全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 | 第24-25页 |
4.5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