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物联网网关数据流图形化组态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1.2 数据流图形化组态技术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第12-14页
        1.3.1 课题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论文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数据流图形化组态的关键技术选择第14-20页
    2.1 需求分析第14-17页
        2.1.1 功能需求分析第14-15页
        2.1.2 应用场景分析第15页
        2.1.3 组态软件用例分析第15-17页
    2.2 关键技术第17-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3章 图形化组态软件设计与实现第20-42页
    3.1 组态软件设计第20-26页
        3.1.1 组态整体设计第20-22页
        3.1.2 系统配置类图设计第22-24页
        3.1.3 数据流配置类图设计第24-25页
        3.1.4 图形化组态界面设计第25-26页
    3.2 设备库创建与使用第26-32页
        3.2.1 设备库的创建第26-28页
        3.2.2 设备选择第28-30页
        3.2.3 动态数据导入第30-31页
        3.2.4 设备导入第31-32页
    3.3 图形化组态编辑器实现第32-41页
        3.3.1 基于EMF建模第32-35页
        3.3.2 基于GMF构建图形化组态软件第35-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工程的编译与下载第42-46页
    4.1 编译工程第42-45页
    4.2 下载工程第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组态软件与网关的协作第46-52页
    5.1 配置文件在网关中的作用第46-47页
    5.2 OPC协议接入程序实现与优化第47-50页
        5.2.1 实现基本功能第48-49页
        5.2.2 实现数据预处理第49-50页
        5.2.3 实现数据流聚合第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6章 测试第52-61页
    6.1 组态软件测试第52-57页
        6.1.1 功能测试第52-55页
        6.1.2 性能测试第55-57页
    6.2 网关性能测试第57-59页
        6.2.1 测试环境搭建第57-58页
        6.2.2 基本功能模式测试第58页
        6.2.3 数据预处理模式测试第58-59页
        6.2.4 数据流聚合模式测试第59页
    6.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第61-62页
    7.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社交网络数据的广度优先与深度优先抽样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暗通道的降质图像增强与复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