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1.2 浅埋隧道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浅埋暗挖法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支护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3 围岩压力计算理论 | 第12-14页 |
1.2.4 岩质地区大跨浅埋车站隧道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目前类似工程存在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具体的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2 浅埋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压力及支护结构内力计算模型 | 第17-45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考虑流变效应浅埋隧道位移的复变函数表达 | 第18-24页 |
2.2.1 黏弹性问题的一般解法 | 第18-19页 |
2.2.2 黏弹性问题位移基本表达 | 第19-22页 |
2.2.3 流变条件下浅埋隧道的位移解答 | 第22-24页 |
2.3 荷载的确定 | 第24-29页 |
2.3.1 支护压力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2.3.2 松散体理论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2.3.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法 | 第27-29页 |
2.4 支护内力计算 | 第29-31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31-42页 |
2.5.1 不同时刻地表沉降的分布规律 | 第31-32页 |
2.5.2 隧道洞跨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32-33页 |
2.5.3 隧道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33页 |
2.5.4 隧道跨度对支护压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2.5.5 隧道埋深对支护压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2.5.6 支护内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35-37页 |
2.5.7 隧道跨度对支护内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2.5.8 隧道埋深对支护内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2.5.9 支护内力计算方法对比 | 第40-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3 山地城市地铁车站隧道深浅埋界限埋深研究 | 第45-77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隧道深浅埋划分的研究现状 | 第45页 |
3.3 基于位移场的地铁车站深浅埋划分 | 第45-57页 |
3.3.1 浅埋洞室围岩位移场非单调特征 | 第45-52页 |
3.3.2 围岩压力拱时效特征 | 第52-54页 |
3.3.3 围岩压力拱主要影响因素 | 第54-57页 |
3.4 大跨浅埋地铁车站隧道深浅埋界限数值分析研究 | 第57-75页 |
3.4.1 IV级围岩深浅埋隧道的划分 | 第57-66页 |
3.4.2 V级围岩深浅埋隧道的划分 | 第66-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4 相似模型实验及隧道深浅埋试验研究 | 第77-113页 |
4.1 相似模型实验 | 第77-90页 |
4.1.1 相似材料配比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 第77-78页 |
4.1.2 相似模型尺寸 | 第78-80页 |
4.1.3 模型试验 | 第80-81页 |
4.1.4 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81-90页 |
4.2 深浅埋分界透明土模型试验 | 第90-111页 |
4.2.1 试验目的 | 第90页 |
4.2.2 透明土实验原理 | 第90页 |
4.2.3 透明土原材料的选取 | 第90-93页 |
4.2.4 透明土实验模型装置 | 第93-95页 |
4.2.5 透明土实验方案 | 第95页 |
4.2.6 透明土的制备 | 第95页 |
4.2.7 试验测试设备 | 第95-97页 |
4.2.8 后期图像处理软件 | 第97-98页 |
4.2.9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98-11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5 山地城市地铁车站隧道三维数值模拟及结果对比分析 | 第113-141页 |
5.1 概述 | 第113页 |
5.2 地铁车站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13-117页 |
5.2.1 工程概况 | 第113-115页 |
5.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115-116页 |
5.2.3 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 第116-117页 |
5.2.4 隧道开挖方法 | 第117页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7-124页 |
5.3.1 隧道围岩变形及应力 | 第117-119页 |
5.3.2 初支结构受力 | 第119-122页 |
5.3.3 二衬结构受力 | 第122-124页 |
5.4 现场位移计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沉降对比分析 | 第124-128页 |
5.4.1 现场多点位移计埋设 | 第124-125页 |
5.4.2 数据对比分析 | 第125-128页 |
5.5 相似模型实验直墙应变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128-135页 |
5.6 相似模型实验地表点沉降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35-14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1-142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3页 |
附录 | 第153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3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