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1.2.1 结构补偿方式 | 第11-14页 |
1.2.2 控制补偿方式 | 第14-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数学模型建立 | 第17-28页 |
2.1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结构组成 | 第17-18页 |
2.2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8页 |
2.3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8-22页 |
2.3.1 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3.2 液压缸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3.3 力传感器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3.4 位移传感器数学模型 | 第21页 |
2.3.5 缓冲弹簧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3.6 加载系统整体数学模型 | 第22页 |
2.4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分析 | 第22-25页 |
2.4.1 多余力的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2.4.2 多余力的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2.4.3 影响系统加载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25页 |
2.5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技术指标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结构优化 | 第28-47页 |
3.1 变刚度圆柱螺旋缓冲弹簧结构设计 | 第28-34页 |
3.1.1 缓冲弹簧材料选择 | 第28页 |
3.1.2 缓冲弹簧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1.3 缓冲弹簧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3.1.4 缓冲弹簧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第32-33页 |
3.1.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2 液压缸内缓冲结构设计 | 第34-40页 |
3.2.1 液压缸选型及尺寸设计 | 第34-38页 |
3.2.2 内缓冲液压缸AMESim模型 | 第38页 |
3.2.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3 双阀并联控制结构设计 | 第40-46页 |
3.3.1 双阀并联的原理及结构 | 第40-41页 |
3.3.2 伺服阀选型 | 第41-42页 |
3.3.3 伺服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3.3.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器设计 | 第47-63页 |
4.1 CMAC神经网络简介 | 第47-51页 |
4.1.1 CMAC神经网络的原理 | 第47-48页 |
4.1.2 CMAC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48-50页 |
4.1.3 CMAC神经网络相关参数的分析 | 第50-51页 |
4.2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器模型建立 | 第51-55页 |
4.3 飞机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器参数选取 | 第55-57页 |
4.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4.4.1 负载变化的影响 | 第57-59页 |
4.4.2 加载梯度变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3 频率变化的影响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