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权利担保的法律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引言 | 第12-15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 (二)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 (三) 研究问题 | 第14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一、实践中出现的新型权利担保与学说争议 | 第15-23页 |
| (一) 新型权利担保现状 | 第15-19页 |
| 1. 商铺租赁权担保 | 第15-16页 |
| 2. 出租车经营权担保 | 第16页 |
| 3. 银行理财产品担保 | 第16-17页 |
| 4. 人寿保险保单担保 | 第17页 |
| 5. 排污权担保 | 第17-18页 |
| 6. 其他收费权担保 | 第18-19页 |
| (二) 学说争议 | 第19-21页 |
| 1. 法律效力之争 | 第19-20页 |
| 2. 法律适用之争 | 第20-21页 |
| (三) 各方主体态度 | 第21-23页 |
| 1. 中小企业态度——借款人 | 第21页 |
| 2. 中小金融机构态度——贷款人 | 第21-22页 |
| 3. 金融监管机构态度 | 第22页 |
| 4. 地方法院态度 | 第22-23页 |
| 二、权利担保的客体特征与公示方式 | 第23-27页 |
| (一) 权利担保客体的特征 | 第23-25页 |
| 1. 须为私法上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 | 第23-24页 |
| 2. 须为具有可让与性的权利 | 第24-25页 |
| 3. 须为可通过恰当方式公示的权利 | 第25页 |
| (二) 物权变动公示方式 | 第25-26页 |
| 1. 交付 | 第25页 |
| 2. 登记 | 第25-26页 |
| (三) 新型权利担保公示方式的确定 | 第26-27页 |
| 三、抵押和质押的划分体例及我国立法选择 | 第27-33页 |
| (一) 抵押和质押的划分体例 | 第27-29页 |
| 1. 以是否转移标的物占有区分抵押和质押 | 第27-28页 |
| 2. 以担保标的物属性区分抵押和质押 | 第28-29页 |
| (二) 我国立法选择 | 第29-33页 |
| 1. 抵押质押立法概述 | 第29-30页 |
| 2. 抵押质押区分标准 | 第30-33页 |
| 四、新型权利担保的具体法律适用 | 第33-44页 |
| (一) 商铺租赁权担保 | 第33-35页 |
| (二) 出租车经营权担保 | 第35-37页 |
| (三) 银行理财产品担保 | 第37-38页 |
| (四) 人身保险保单担保 | 第38-41页 |
| (五) 排污权担保 | 第41-42页 |
| (六) 其他收费权担保 | 第42-44页 |
| 五、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第44-47页 |
| (一) 调整立法体例 | 第44页 |
| (二) 扩大担保标的 | 第44-45页 |
| (三) 完善登记公示制度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