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不同湿度下杂化钙钛矿甲胺铅碘表面稳定性的分子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MAPbI_3制备过程的实验研究第11-12页
        1.2.2 MAPbI_3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第12-14页
        1.2.3 界面微观结构的分子模拟研究第14-15页
        1.2.4 水环境下MAPbI_3结构的模拟研究第15-17页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7-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分子模拟计算方法第20-32页
    2.1 分子模拟简介第20页
        2.1.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第20页
        2.1.2 分子蒙特卡洛模拟简介第20页
    2.2 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第20-24页
        2.2.1 势能函数第20-22页
        2.2.2 能量最小化第22页
        2.2.3 速度初始化第22-23页
        2.2.4 系综第23页
        2.2.5 周期性边界第23-24页
    2.3 模型构建第24-26页
        2.3.1 系统建模第24-25页
        2.3.2 力场参数第25-26页
    2.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第26-29页
        2.4.1 弹性模量的计算第26-27页
        2.4.2 径向分布函数(RDF)的计算第27-28页
        2.4.3 接触角的计算第28页
        2.4.4 均方根位移的计算第28-29页
        2.4.5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第29页
        2.4.6 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拟合第29页
    2.5 计算模型的验证第29-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MAPbI_3晶体的结构及其结晶过程的研究第32-40页
    3.1 MAPbI_3晶体结构参数第32-34页
        3.1.1 理想晶体系统建模第32页
        3.1.2 Pb-I骨架的结构及受力分析第32-33页
        3.1.3 Pb-I骨架与MA~+离子的位置关系第33-34页
    3.2 MAPbI_3晶体的结晶过程第34-39页
        3.2.1 结晶系统模型构建第34-35页
        3.2.2 系统中PbI_x多面体第35-36页
        3.2.3 有效排布的PbI_x多面体的筛选第36-38页
        3.2.4 MAPbI_3的初生晶核的统计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MAPbI_3晶体电中性表面亲疏水特性的研究第40-48页
    4.1 混合系统的模型构建第40页
    4.2 [MAI]~0表面的亲疏水性第40-44页
        4.2.1 [MAI]~0表面与水滴间的作用力第41-42页
        4.2.2 [MAI]~0表面与水滴间的接触角第42-44页
    4.3 [PbI_2]~0表面的亲疏水性第44-47页
        4.3.1 [PbI_2]~0表面与水滴间的作用力第44-45页
        4.3.2 [PbI_2]~0表面与水滴间的接触角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不同湿度下MAPbI_3晶体表面水稳定性的研究第48-58页
    5.1 水分子在MAPbI_3晶体表面的吸附第48-53页
        5.1.1 吸附系统模型构建第48-49页
        5.1.2 水分子在[PbI_2]~0表面的吸附第49-51页
        5.1.3 水分子在[MAI]~0表面的吸附第51-53页
    5.2 表面粒子的溶解规律第53-57页
        5.2.1 系统模型构建第53-54页
        5.2.2 粒子溶解于水的判断依据第54页
        5.2.3 [PbI_2]~0表面Pb和I原子的溶解第54-55页
        5.2.4 [MAI]~0表面MA~+离子和I原子的溶解第55-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8-60页
    6.1 结论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规则挖掘及其在火电机组运行优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省地一体化区域互备调度控制系统在宿迁电网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