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营业税和增值税对比 | 第22页 |
2.1.2 营改增 | 第22页 |
2.1.3 交通运输业 | 第22页 |
2.1.4 “营改增”相关政策说明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拉弗曲线理论 | 第23页 |
2.2.2 最优税制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税收公平理论 | 第24-25页 |
2.2.4 最优流转税理论 | 第25-26页 |
3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前后税收变化的理论分析 | 第26-35页 |
3.1 “营改增”前后我国税制结构变化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3.2 “营改增”前后交通运输企业税收变化分析 | 第27-28页 |
3.3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影响的宏观分析 | 第28-35页 |
3.3.1 “营改增”对不同纳税主体的税负影响估算 | 第28-31页 |
3.3.2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变化综合分析 | 第31-32页 |
3.3.3 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税负测算模型的构建 | 第32-35页 |
4 广元市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的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4.1 广元市交通运输企业情况分析 | 第35-39页 |
4.1.1 地区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35页 |
4.1.2 地区交通运输企业主体规模分析 | 第35-37页 |
4.1.3 地区交通运输企业税收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4.2 “营改增”对广元市交通运输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2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39-40页 |
4.2.2 样本选取 | 第40页 |
4.2.3 实证分析 | 第40-42页 |
4.3 广元市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5 “营改增”对广元市交通运输企业影响的案例研究 | 第44-50页 |
5.1 案例企业的选择 | 第44页 |
5.1.1 案例企业简介 | 第44页 |
5.1.2 案例企业分析思路 | 第44页 |
5.2 案例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5.3 案例企业税收数据及税负变化情况分析 | 第46-48页 |
5.4 “营改增”对X公司税收影响的成因分析 | 第48-50页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6.2.1 政府治理角度 | 第51-53页 |
6.2.2 企业治理角度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