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铣刀论文

基于内阻尼的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动力学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论文中符号说明第14-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4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1.1 课题来源第16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23页
        1.2.1 旋转系统中内阻尼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内阻尼对旋转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4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提出第22-23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的内阻尼第24-38页
    2.1 高速铣削刀柄系统第24-27页
        2.1.1 刀柄系统的结构第24-25页
        2.1.2 刀柄系统的尺寸和力学参数第25-26页
        2.1.3 刀柄系统的内阻尼第26-27页
    2.2 高速铣削刀柄系统的过盈量及径向应力第27-29页
        2.2.1 初始过盈量的求解第27页
        2.2.2 动态过盈量的求解第27-28页
        2.2.3 动态径向应力的求解第28-29页
    2.3 高速铣削刀柄系统内阻尼参数识别第29-32页
        2.3.1 刀柄系统简化模型第29-30页
        2.3.2 刀柄系统动力学方程第30-31页
        2.3.3 传递函数法计算内阻尼第31-32页
    2.4 高速铣削刀柄系统内阻尼模态试验第32-36页
        2.4.1 内阻尼模态试验装置第32-33页
        2.4.2 过盈配合量对内阻尼的影响第33-34页
        2.4.3 刀具夹持长度对内阻尼的影响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基于内阻尼的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动力学建模第38-50页
    3.1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参数设定第38-42页
        3.1.1 定义坐标系第38-39页
        3.1.2 梁模型的选取第39-40页
        3.1.3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单元划分第40-42页
    3.2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42-48页
        3.2.1 单元系统的动能第42-45页
        3.2.2 单元系统的势能第45-46页
        3.2.3 整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46-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基于内阻尼的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0-66页
    4.1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的固有特性第50-55页
        4.1.1 特征方程的求解第50-51页
        4.1.2 不考虑内阻尼时系统的固有特性第51-53页
        4.1.3 考虑内阻尼时系统的固有特性第53-55页
    4.2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的频响特性第55-60页
        4.2.1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的频响函数第55页
        4.2.2 不考虑内阻尼时系统的频响特性第55-57页
        4.2.3 考虑内阻尼时系统的频响特性第57-60页
    4.3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60-64页
        4.3.1 主轴转速对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61-62页
        4.3.2 过盈配合量对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62-63页
        4.3.3 刀具夹持长度对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高速铣削刀具-主轴系统内阻尼失稳试验研究第66-76页
    5.1 内阻尼失稳试验机理第66-67页
    5.2 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案第67-69页
        5.2.1 静态模态试验方案第68-69页
        5.2.2 动态升速降速试验方案第69页
    5.3 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第69-75页
        5.3.1 静态模态试验数据分析第69-72页
        5.3.2 动态升速降速试验数据分析第72-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附录 动态过盈量及径向应力的推导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光栅声发射检测信号分析与源定位技术研究
下一篇:低缺陷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切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