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筑:书籍设计的新维度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0-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3-15页 |
1、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书籍信息的“物化空间”构筑 | 第15-33页 |
第一节 书籍的“物化空间”概念 | 第15-18页 |
一、解析“物化”的概念 | 第15页 |
二、书籍的“物化空间”诠释 | 第15页 |
三、概述何为书籍之“物” | 第15-16页 |
四、中国的书籍物态演变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书籍“物化空间”构筑的形成 | 第18-33页 |
一、书籍“物化空间”构筑与人类需求的关系 | 第18-20页 |
二、书籍“物化空间”构筑与人类精神文明的关系 | 第20-33页 |
第二章 “精神空间”构筑书籍形态设计新维度 | 第33-55页 |
第一节 当今书籍形态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一、当今书籍设计的概况 | 第33-35页 |
二、书籍设计师的迷茫与探索 | 第35-37页 |
第二节 书籍设计中“精神空间”的建构 | 第37-55页 |
一、中国人心物一体的物质观 | 第37-39页 |
二、审美体验与“精神空间”构筑 | 第39-41页 |
三、书籍形态设计中关于“精神空间”构筑的方式 | 第41-53页 |
四、书籍形态设计中关注精神空间的构筑的意义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新维度下书籍形态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 第55-66页 |
第一节 当代书籍设计的创新思维 | 第55-64页 |
一、当代书籍设计之“玩味互动” | 第55-59页 |
二、当代书籍设计之“以情感人” | 第59-62页 |
三、当代书籍设计之“个性展现” | 第62-64页 |
第二节 新思维下书籍设计前景 | 第64-66页 |
一、前沿科技将更多应用于书籍设计 | 第64-65页 |
二、不同类型物化空间的探索将层出不穷 | 第65页 |
三、更高精神追求与更大艺术价值的表现 | 第65页 |
四、环保发展对于书籍设计的新要求 | 第65-66页 |
第四章 以实践探究书籍的“精神空间”构筑 | 第66-70页 |
第一节 个人设计作品分析 | 第66-7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