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前景 | 第11-14页 |
1.2 波磨概述 | 第14-16页 |
1.2.1 波磨定义 | 第14页 |
1.2.2 波磨分类 | 第14-15页 |
1.2.3 波磨形成机理 | 第15页 |
1.2.4 钢轨波磨危害 | 第15-16页 |
1.3 波磨检测技术现状 | 第16-17页 |
1.4 课题的意义及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检测方法原理及设计 | 第18-25页 |
2.1 轨道不平顺频率与轴箱振动加速度频率关系分析 | 第18-21页 |
2.1.1 轨道不平顺对车辆振动的影响 | 第18页 |
2.1.2 轨道不平顺的影响规律关系 | 第18页 |
2.1.3 谐波型轨道不平顺频率与车辆轴箱振动加速度频率关系分析 | 第18-21页 |
2.2 检测原理 | 第21-22页 |
2.3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 第22-24页 |
2.3.1 振动信号采集系统 | 第23页 |
2.3.2 振动信号处理系统 | 第23页 |
2.3.3 检测系统流程图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非平稳信号去噪处理理论 | 第25-38页 |
3.1 EMD信号去噪 | 第25-28页 |
3.1.1 EMD算法理论 | 第25页 |
3.1.2 内禀模态函数(IMF) | 第25-26页 |
3.1.3 EMD分解过程 | 第26-27页 |
3.1.4 EMD特性 | 第27-28页 |
3.1.5 EMD滤波 | 第28页 |
3.2 小波变换与去噪 | 第28-37页 |
3.2.1 小波变换理论 | 第28-30页 |
3.2.2 小波分解与重构 | 第30-32页 |
3.2.3 小波阈值去噪 | 第32-37页 |
3.2.4 小波阈值去噪缺点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EMD自相关小波阈值去噪研究 | 第38-50页 |
4.1 相关函数理论 | 第38-39页 |
4.1.1 自相关函数 | 第38-39页 |
4.1.2 互相关函数 | 第39页 |
4.2 EMD相关性判定噪声层数 | 第39-41页 |
4.2.1 噪声互相关分析 | 第39页 |
4.2.2 噪声自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4.2.3 噪声自相关能量分析 | 第40-41页 |
4.3 新的小波阈值函数构造 | 第41-43页 |
4.3.1 阈值函数的构造方法 | 第41-42页 |
4.3.2 新的阈值函数的构造 | 第42-43页 |
4.3.3 去噪效果评估标准 | 第43页 |
4.4 EMD自相关阈值去噪 | 第43-49页 |
4.4.1 去噪流程 | 第43-44页 |
4.4.2 仿真实验 | 第44-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惯性基准法钢轨波磨检测 | 第50-66页 |
5.1 去偏滤波 | 第50-57页 |
5.1.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5.1.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 第51-52页 |
5.1.3 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高通滤波器 | 第52-53页 |
5.1.4 零相位滤波器消除相位偏移 | 第53-57页 |
5.2 二次积分滤波器设计 | 第57-59页 |
5.3 高通滤波 | 第59页 |
5.4 实测轴箱振动信号检测钢轨波磨 | 第59-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