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专家证人制度概述 | 第9-19页 |
第一节 专家证人的产生和相关概念的解析 | 第9-12页 |
一、专家证人的产生 | 第9-10页 |
二、专家证人概念中的"专家" | 第10-11页 |
三、专家证人与一般证人 | 第11页 |
四、专家证人的定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对普通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的考察 | 第12-15页 |
一、普通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2页 |
二、普通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的基本规则 | 第12-15页 |
第三节 对大陆法系国家鉴定人制度的考察 | 第15-16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鉴定人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5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鉴定人制度的基本规则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普通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和大陆法系国家鉴定人制度的差异 | 第16-19页 |
一、概念的外延不同 | 第16页 |
二、作用和性质不同 | 第16-17页 |
三、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专家证人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特点和价值 | 第19-21页 |
第一节 专家证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特点 | 第19页 |
一、专家证人提供的专家证据内容的客观性 | 第19页 |
二、专家证人制度启动的灵活性 | 第19页 |
三、专家证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被动性 | 第19页 |
第二节 建立专家证人制度的价值 | 第19-21页 |
一、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 | 第20页 |
二、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21-25页 |
第一节 我国现有的相关立法和问题 | 第21-23页 |
一、我国现有的相关立法 | 第21-22页 |
二、现行制度的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构建专家证人制度的注意点 | 第23-25页 |
一、扩大专家证据的形式 | 第23页 |
二、将鉴定结论和专家证人提供的证言相统一 | 第23页 |
三、规范专家证人的相关制度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构建专家证人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证人的特征 | 第25-26页 |
一、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条件 | 第25页 |
二、具有严格的资格准入途径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证人的选任 | 第26-29页 |
一、普通法系一般由当事人自行选任 | 第26-27页 |
二、大陆法系一般由司法机关指定 | 第27-28页 |
三、我国可采取的选任制度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专家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29-30页 |
一、专家证人的诉讼权利 | 第29页 |
二、专家证人的诉讼义务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专家证人的作证方式和专家证据可采信审查 | 第30-31页 |
一、专家证人的作证方式 | 第30页 |
二、专家证据可采信审查 | 第30-31页 |
第五节 专家证人的法律责任 | 第31-34页 |
一、国外专家证人的法律责任 | 第32页 |
二、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证人的法律责任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