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典型案例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12-14页 |
1.朱俊芳与山西嘉和泰房地产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 | 第12-13页 |
2.指导案例72号:汤龙、刘新龙、马忠太、王洪刚诉新疆鄂尔多斯彦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 | 第13页 |
3.刘殿义与黑龙江上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王松波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 第13-14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4-17页 |
二、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的界定与类型 | 第17-21页 |
(一)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的界定 | 第17页 |
(二)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的类型 | 第17-21页 |
1.担保隐蔽型与担保公开型 | 第17-18页 |
2.事前约定型与事后约定型 | 第18-19页 |
3.房屋无登记型与有登记型 | 第19-21页 |
三、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的司法定性及学说争议 | 第21-28页 |
(一)担保隐蔽型与公开型的定性 | 第21-23页 |
1.担保隐蔽型的定性 | 第21-22页 |
2.担保公开型的定性 | 第22-23页 |
(二)事前约定型与事后约型的定性 | 第23-25页 |
1.事前约定型之附生效(失效)条件的定性 | 第23-25页 |
2.事后约定型的定性 | 第25页 |
(三)房屋无登记型与有登记型的定性 | 第25-28页 |
1.房屋办理备案登记的定性 | 第25-26页 |
2.房屋办理预告登记的定性 | 第26-27页 |
3.房屋办理转让登记的定性 | 第27-28页 |
四、对诸学说的评价及提出本文观点 | 第28-31页 |
(一)对诸学说的评价 | 第28-30页 |
1.通谋虚伪意思表示说 | 第28页 |
2.违反物权法定说 | 第28-29页 |
3.代物清偿预约说、代物清偿说、新债清偿说 | 第29页 |
4.流担保说 | 第29页 |
5.让与担保说、后让与担保说 | 第29-30页 |
(二)本文观点 | 第30-31页 |
五、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性质的判断路径 | 第31-35页 |
(一)深化对“担保”概念的认识 | 第31页 |
(二)提炼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的共性原理 | 第31-33页 |
1.房屋买卖是手段,设置担保是目的 | 第32页 |
2.坚持中国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 第32-33页 |
(三)本文对转移房屋所有权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的定性 | 第33-35页 |
1.“有为借贷合同设定担保意思表示”且“办理不动产物权转让登记”的房屋买卖合同成立让与担保 | 第33页 |
2.转移房屋所有权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设定的让与担保是新型担保物权 | 第33-34页 |
3.转移房屋所有权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有效且设定的是物的担保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