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重点难点 | 第11-12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 第14-22页 |
(一)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内涵 | 第14-15页 |
1.政治生态的内涵 | 第14页 |
2.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1.党的执政能力亟需提高 | 第15-16页 |
2.政治腐败现象急需铲除 | 第16页 |
3.社会风气需要激浊扬清 | 第16-17页 |
4.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17页 |
(三)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7-22页 |
1.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提出 | 第17-18页 |
2.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形成 | 第18-19页 |
3.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发展 | 第19-22页 |
二、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 | 第22-25页 |
1.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 第22-23页 |
2.中国古代廉政制度 | 第23-25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 第25-27页 |
1.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第25-26页 |
2.遵循三大规律的指导 | 第26-27页 |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 | 第27-31页 |
1.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 第27-28页 |
2.邓小平的廉政法制思想 | 第28-29页 |
3.江泽民的以身作则思想 | 第29-30页 |
4.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思想 | 第30-31页 |
三、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1-39页 |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 第31-34页 |
1.良好政治生态以改善党群关系为主线 | 第31-32页 |
2.良好政治生态以严肃党风党纪为保障 | 第32页 |
3.良好政治生态以约束政治权力为核心 | 第32-33页 |
4.良好政治生态以践行求真务实为品格 | 第33-34页 |
(二)以良好政治生态实现政通人和 | 第34-36页 |
1.廉洁政治建设的必然路径 | 第34-35页 |
2.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地位 | 第35-36页 |
3.促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实施 | 第36页 |
(三)政治生态净化需要多方协同努力 | 第36-39页 |
1.补足“精神之钙”:净化政治生态的灵魂支撑 | 第37页 |
2.强力惩治腐败:净化政治生态的现实路径 | 第37-38页 |
3.把权力关进笼子:净化政治生态的制度保障 | 第38-39页 |
四、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39-45页 |
(一)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政治生态之“魂” | 第39-41页 |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 第39页 |
2.注重差异性,区分理想信念教育的层次性 | 第39-40页 |
3.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增强“四个意识” | 第40-41页 |
(二)加强反腐制度建设,稳固政治生态之“本” | 第41-42页 |
1.坚持惩腐肃贪,构建“不敢腐”的制度惩戒机制 | 第41页 |
2.强化制度约束,构建“不能腐”的约束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3.加强道德建设,构建“不想腐”的思想保障机制 | 第42页 |
(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厚植政治生态之“根” | 第42-45页 |
1.全力以赴做好党风党纪建设,强化党的政治规矩 | 第42-43页 |
2.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清除党内政治灰尘 | 第43-44页 |
3.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价值依托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一)中文著作 | 第46-48页 |
(二)外文译著 | 第48-49页 |
(三)期刊报纸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