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4-29页 |
1.1 鸡球虫入侵机理研究 | 第14-16页 |
1.2 鸡球虫免疫原性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1 不同种类的球虫免疫原性不同 | 第16页 |
1.2.2 球虫各发育阶段的免疫原性不同 | 第16-17页 |
1.3 抗鸡球虫感染免疫保护机理研究 | 第17-21页 |
1.3.1 T 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3.2 细胞因子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1.3.3 抗体在鸡球虫免疫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1.4 鸡球虫疫苗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4.1 鸡球虫活苗的研究 | 第21-22页 |
1.4.2 鸡球虫重组苗的研究 | 第22-23页 |
1.4.3 活载体疫苗的研究 | 第23-25页 |
1.5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的研究 | 第25-28页 |
1.5.1 微线蛋白 | 第25页 |
1.5.2 TRAP 家族结构与功能 | 第25-26页 |
1.5.3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 1(EtMIC1) | 第26-27页 |
1.5.4 其它微线蛋白 | 第27-28页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42页 |
2.1 材料 | 第29-30页 |
2.1.1 虫种、菌株和实验动物 | 第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1.3 相关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 第29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2 方法 | 第30-42页 |
2.2.1 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总 RNA 的提取及 cDNA 的合成 | 第30-31页 |
2.2.2 EtMIC1 基因的扩增、克隆与测序 | 第31-33页 |
2.2.3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5页 |
2.2.4 酵母细胞的转化及筛选 | 第35-38页 |
2.2.5 免疫与攻虫 | 第38页 |
2.2.6 免疫保护力评价 | 第38-39页 |
2.2.7 抗体水平检测 | 第39-40页 |
2.2.8 体外诱导细胞因子及其表达水平检测 | 第40页 |
2.2.9 T 淋巴细胞转化 | 第40-41页 |
2.2.10 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第41页 |
2.2.11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3 结果 | 第42-56页 |
3.1 EtMIC1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2-43页 |
3.2 重组展示载体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 第43-45页 |
3.3 酵母表面展示 EtMic1 蛋白片段的鉴定 | 第45-49页 |
3.3.1 IFA 鉴定 EtMic1 蛋白片段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 | 第45-47页 |
3.3.2 流式细胞仪检测 EtMic1 蛋白片段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 | 第47-48页 |
3.3.3 Western-blot 检测 EtMic1 蛋白片段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 | 第48-49页 |
3.4 抗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保护效果 | 第49-52页 |
3.4.1 体重增长 | 第49-50页 |
3.4.2 卵囊排出量及卵囊减少率 | 第50页 |
3.4.3 盲肠病变计分 | 第50-51页 |
3.4.4 抗球虫指数(ACI) | 第51-52页 |
3.5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 第52-53页 |
3.6 脾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脾淋巴细胞转化 | 第53-54页 |
3.7 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