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三) 选题依据、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蕴涵 | 第14-26页 |
(一) 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第14-19页 |
1.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 第14-15页 |
2. 康德的实践观 | 第15-16页 |
3. 黑格尔的实践观 | 第16-19页 |
(二) 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发展 | 第19-22页 |
1.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形成 | 第19-20页 |
2.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过程 | 第20-22页 |
(三) 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第22-26页 |
1. 科学地理解和解释实践 | 第22-23页 |
2. 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 第23-24页 |
3. 马克思实践理论下的三大实践 | 第24-26页 |
二、马克思实践观下生态文明的蕴涵 | 第26-37页 |
(一) 马克思实践观下生态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第26-29页 |
1. 生态文明的形成 | 第26-27页 |
2. 生态文明的发展 | 第27-29页 |
(二) 马克思实践观下生态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 第29-33页 |
1. 生态文明的本质 | 第29-31页 |
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第31-33页 |
(三) 马克思实践观下生态文明的意义与方向 | 第33-37页 |
1. 生态文明的意义 | 第33-34页 |
2. 生态文明的方向 | 第34-37页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的发展 | 第37-42页 |
(一) 苏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第37-38页 |
1. 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7页 |
2. 布哈林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7-38页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第38-39页 |
1. 卢卡奇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8页 |
2.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8-39页 |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第39-42页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 | 第39-40页 |
2.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 第40-42页 |
四、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 第42-49页 |
(一) 马克思实践观下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 | 第42-45页 |
1. 马克思实践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 | 第42-44页 |
2. 马克思实践观下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的进程 | 第44-45页 |
(二) 马克思实践观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具体活动 | 第45-49页 |
1.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原因 | 第45-46页 |
2.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