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高速公路车道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第9页
        1.1.2 智能汽车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2 车道检测问题及传感器的使用第11-16页
        1.2.1 车道检测问题第11-13页
        1.2.2 传感器的使用第13-15页
        1.2.3 高速公路介绍第15-16页
    1.3 视觉车道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自底向上的检测方法第16-17页
        1.3.2 自顶向下的检测方法第17-18页
        1.3.3 存在的问题第18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8-21页
第2章 视觉车道检测方法研究第21-33页
    2.1 视觉车道检测步骤第21-22页
    2.2 图像预处理第22-24页
        2.2.1 彩色图像灰度化第22-23页
        2.2.2 图像平滑第23页
        2.2.3 逆透视变换第23-24页
    2.3 车道特征提取第24-25页
        2.3.1 颜色特征第24页
        2.3.2 边缘特征第24-25页
    2.4 车道模型拟合第25-29页
        2.4.1 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第25-27页
        2.4.2 标准霍夫变换拟合直线第27-29页
    2.5 车道跟踪方法第29-31页
        2.5.1 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方法第29-30页
        2.5.2 粒子滤波器的跟踪方法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基于梯度增强的车道检测方法第33-47页
    3.1 图像梯度分析第33-35页
        3.1.1 彩色图像的获取方式第33-34页
        3.1.2 彩色图像的灰度化第34页
        3.1.3 图像梯度定义第34-35页
    3.2 梯度增强方法的提出第35-37页
        3.2.1 线性判别式分析法的引入第35页
        3.2.2 线性判别式分析法原理第35-37页
    3.3 梯度增强算法过程第37-40页
        3.3.1 梯度增强向量的计算过程第38页
        3.3.2 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第38-39页
        3.3.3 标准霍夫变换实现车道检测第39-40页
        3.3.4 训练数据的更新第40页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基于梯度约束的统计霍夫变换车道检测方法第47-61页
    4.1 标准霍夫变换优缺点分析第47-48页
    4.2 统计霍夫变换第48-52页
        4.2.1 不同观测空间的概率密度函数第48-50页
        4.2.2 核函数的选择和带宽第50-51页
        4.2.3 统计霍夫变换在车道检测中的应用第51-52页
    4.3 车道检测过程第52-55页
        4.3.1 逆透视变换第53-54页
        4.3.2 梯度阈值的确定第54-55页
        4.3.3 构建直方图第55页
    4.4 车道跟踪过程第55-57页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基于路面实况信息的车道检测系统评估方法第61-69页
    5.1 概述第61页
    5.2 基于路面实况信息的误差函数的获取第61-66页
        5.2.1 过程第62-65页
        5.2.2 误差函数的定义第65页
        5.2.3 标准误差函数第65-66页
    5.3 统一的测试数据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背景建模算法研究
下一篇:旋转运动模糊图像的参数辨别及其复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