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水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船舶交通安全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1-14页
第2章 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通航环境与交通状况分析第14-33页
    2.1 福州港概况第14-28页
        2.1.1 福州港地理环境及发展历程第14-15页
        2.1.2 闽江通海航道通航环境第15-28页
    2.2 环境系统的构成第28-29页
    2.3 闽江通海航道船舶航行环境潜在危险分析第29-30页
        2.3.1 预先危险性分析第29页
        2.3.2 主要潜在危险第29-30页
    2.4 评价方法概述第30-31页
    2.5 基于AHP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适应性分析第31-33页
第3章 船舶交通安全风险源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33-49页
    3.1 风险源识别第33-43页
        3.1.1 风险识别方法第33页
        3.1.2 风险因素识别第33-43页
    3.2 方法流程第43-45页
        3.2.1 选择专家第43-44页
        3.2.2 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评价第44-45页
        3.2.3 咨询收集问卷分析第45页
    3.3 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5-49页
        3.3.1 指标初定第45-46页
        3.3.2 指标确认第46-49页
第4章 闽江通海航道船舶交通安全评价模型第49-60页
    4.1 建模方法第49-52页
        4.1.1 层次分析建模法第49-50页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50-52页
    4.2 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值计算第52-60页
        4.2.1 权重确定的层次分析模型第52-54页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4页
        4.2.3 各级权重的计算第54-58页
        4.2.4 综合评判结果计算第58-60页
第5章 闽江通海航道船舶交通安全的决策建议第60-66页
    5.1 船员因素第60-61页
    5.2 环境因素第61-62页
    5.3 船舶因素第62-63页
    5.4 港口支持系统(VTS)第63-64页
    5.5 其它方面第64-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数字听诊器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视频监控的船舶位置信息提取研究